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本科课程,广州新华学院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宗旨,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深入挖掘各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了一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课程。
英语专业特色课程:《交替传译》
1. 交替传译课堂的模拟国际会议实训
《交替传译》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专业限选课,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作为一门技能型实践性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能为外事活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语言服务的跨文化、跨语言应用型口译人才,满足行业与社会需要。
该课程具备以下四大特色:
技能型:通过模块化训练打磨听辨技能、短期记忆、口译笔记、解码分析、逻辑分析、双语转换、公众演说能力等多方面技能,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口译练习,最终达到技能的一体化熟练掌握。
实践型:课程由具备多年口译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授课,学生将通过真实的口译“实战”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此外,教学团队依托学校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口译实训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如为“穗莞杯”—2019年东莞水乡国际龙舟嘉年华、“气候现实领袖训练营”等培训活动、广交会等国际活动提供志愿者口译服务。
高阶性:交替传译的现场性和及时性特点要求口译员准确、通顺、快速进行双语转换,对学生的双语能力要求较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可以得到多维度提高。
自主性:本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成为“知识构建者”。
商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杨景梅老师主讲“泰国文化体验课”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程,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课程以跨文化交际学基本理论为框架,阐述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阐释商务活动中的各种礼仪及有关风俗,探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成功要素、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文化因素、跨境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和营销策略等。
课程以国别人文历史、民族文化习俗及礼仪常识为静态知识铺垫,以国际商务谈判与跨境经营管理为动态进阶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蓄,并穿插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培养学生满足国际型商务人才所需要的跨文化意识、知识和能力。
杨景梅老师主讲“英国文化体验课--英国传统茶点司康饼制作”
该课程具备以下创新特点: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导,立足岭南文化。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情景中,注入岭南文化的案例学习,突出本土文化的传播;
坚持素材原创,师生共创,不断完善提高课程质量与创新教学模式。课程的教学视频均由跨文化小组成员编制和拍摄,以及收集教学过程中优秀的学生视频作品归入跨文化教学资源库;
线上线下混合+课内课外双轨并进。课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线下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分享、小组协作精神的积极性;课外实践活动课堂以实践模式为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跨文化体验。
西班牙语专业特色课程:《口译理论与实践》
西语课堂边翻译边参观品尝智利特制Sangria
《口译理论与实践》是西班牙语专业限选课,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词汇约6千,了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在此基础上接受基本的中西/西中口译训练。
课程内容为口译实践课,以口译训练为主(包括西译中和中译西),训练形式为全班每人一句或小组对话交传训练。结合区域特色,设计以粤港澳大湾区风俗文化、经贸旅游、展会美食为主题的口译内容,并适当介绍常见的口译技巧。
课程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口译工作能力。通过课堂上大量的口译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基本的翻译技巧并且更熟练地掌握已学的6千词汇,同时适当增加部分专业实用词汇,以适应工作需要。
学期中,课程以随机小组口译测试抽查学生学习效果。课程作业包括教材附带口译训练,由授课教师准备的日常生活话题的单句、段落基本功训练及专题单句、段落综合能力训练。
课程教师团队均具有丰富的西班牙语同传、交传经验,熟悉口译流程和相关理论知识,善于展开情景模拟类教学活动。课程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校外西语口译实践活动,包括随身翻译、交替传译以及同声传译等,以达到学以致用、实践促学的效果。
西语学生在大型商务会议进行同传观摩
西语学生在语音室练习口译
资料来源: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