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华特色 >> 院系风采 >> 正文

康复医学系:深耕康复教育 培育专业英才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6-27 [来源]: [浏览次数]:

康复医学系2014年开始招生,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秉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锚定“国际化、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定位,累计培养7届毕业生共791人,现有在校生292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4%以上,超50%就职于珠三角三甲医院及专科机构,2024届6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2025届考研国家线通过率达40%,形成“教学-实践-就业”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资源,康复医学系与大湾区30家三甲医院、专门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形成覆盖神经康复、重症康复、呼吸治疗等领域的教学网络。

专业介绍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在国家康复医学发展的背景和社会大康复需求迅速增长的环境下建立的新兴专业,符合新时代健康和医学发展需要,坚持走有特色的康复之路。康复治疗学专业下设言语语言病理学、呼吸治疗学和高压氧治疗学三个特色康复治疗亚专业。作为国内首创的三个康复治疗亚专业,创新性特设课程的建立使我校康复专业在高压氧医学、呼吸治疗学和言语语言病理学专业教学领域名列前茅。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发展迅速,社会对现代康复服务的需求巨大。世界卫生组织颁布国际残疾报告及残疾问题行动计划草案,对人类残疾问题社会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规划措施。国家政府颁布各种文件要大力发展康复医学服务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各类康复技术人才由于紧缺更是大受欢迎。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各类健康和医学相关机构的专业职业岗位、教学科研机构等从事康复专业岗位工作;以及社会各界对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有专职要求的岗位工作。

师资建设

康复医学系有专任教师13人(含7名“双师型”教师),兼职临床教师200余人,构建起"专任教师+临床专家"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黄东锋教授,系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谭杰文教授,系副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主任;

专业副主任

何志捷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科研成果

康复医学系教师科研能力强,成果丰富,近年连续获得先进科研集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开展科技部"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专项研究;近3年,教师团队发表含影响因子10.0的SCI论文1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3项,自编实训讲义《物理因子治疗学》等3部。

教师教学成果汇总表 

 

 

代表性科研项目

全体教职员工在呼吸治疗学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及创新研讨会上合影。

特色课程

康复医学及康复治疗学导论

由黄东锋教授领衔的校级一流课程,作为专业启蒙课程贯穿一个学期,将临床见习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为后续《康复评定学》《物理因子治疗》等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呼吸治疗

何志捷教授主持的360个学时的呼吸治疗课程,采用"线上理论学习+医院见习+工作坊实训"三维教学模式。与深圳迈瑞生物共建教学实训基地,开发涵盖呼吸机操作、气道管理等8大模块的实践体系。

特色活动

康复医学系建立30个教学实践基地,每年举办康复技能大赛,2024年赛事吸引大湾区十多家教学医院参与。

部分校外实习基地

(一)临床能力培养

康复医学系实施“早临床、多临床”教学策略,设置认知康复等5个社区服务项目,与5家养老机构合作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照护,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师生志愿队年均开展社区康复服务100余人次

(二)师生创新创业成果

(三)学生培养成果

2019级樊东同学发表《神经调控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等2篇论文,毕业后考入广东药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16级陈运松等学生研发"自适应膝关节矫形器"获国家专利,陈运松同学毕业后于2024年创立呼吸治疗领域的医疗器械公司,在大健康领域进一步深耕;

2024年胡明一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斩获第十届全国医学创新设计大赛银奖,创我校医科类学生获奖最佳纪录。

第十届全国医学创新设计大赛银奖获奖学生团队合影与证书

国际交流与合作

康复医学系与法国宜世高等精神运动与康复学院进行国际教育合作,并且与广州市民政局以及法国宜世方面共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中心。系主任黄东锋教授连续三年担任亚洲国际康复论坛主席、广州国际康复论坛主席等职务。

广州国际康复论坛合影

党建引领

系党总支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在思想建设上,通过定期组织政治学习、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员和教职工的政治素养与使命感。并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科研中,党员教师带头攻坚,推动康复医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党员教师牵头承担70%校级以上教研项目;临床教学中,党员教师主动带队参加临床教学见习课程,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学生工作指导中,党员教师带头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构建党建引领、协同育人体系。

联系方式

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721号(510520)

康复医学系网站:https://kfyx.xhsysu.edu.cn/

联系电话:86-020-87211856

系公众号二维码:

资料来源|康复医学系

资料整理|植文秀

审校|刘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