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是广州新华学院开放办学的窗口,是学校开展学生国际教育与活动的主责机构,负责国际中文培训、国际学生往来接待等对外工作,开展学生赴国外高校学期交换、硕士深造、外语培训等项目,现已与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学院秉承“植根中国情怀,培养国际视野,追求专业精湛,引领卓越创新”育人方针,致力于培育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创新意识、跨文化素养和国际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学院下设有工商管理(创新班)专业。

专业建设
工商管理(创新班)专业推行“双创引领,双语培育,双向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国际实践+专业考证、中英+第二外语、行业+导师”人才培养路径,全方位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建有5个实习基地,其中包括由广州市越秀区委统战部与共青团越秀区委员会主管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深化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与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聘请资深校外指导老师参与学生职业规划,学院访企拓岗,为学生“量身定造”特色企业实习方案,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确保“学院+企业”模式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上的深度融合。实施“导师+学伴制”。
各学期选派学生前往不同国家参加主题社会实践,多维度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学院为学生提供多元国际化教育平台,学生在高年级可选择出国交换学期学习,毕业后可参加国际硕士合作项目继续深造。国际交换项目包括赴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新西兰UUNZ商学院等国际合作高校做学期交换或课程学分置换学习。学院现与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法国国立路桥大学商学院建有“科技创新与创业硕士项目”、与德国传媒应用科学大学建有“数字营销专业、数字新闻专业、公共关系专业硕士项目”、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建有“3.5+M硕士项目”等。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后,可选择国际硕士合作项目,继续深造。
师资建设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人,教授、副教授5人,博士、在读博士6人,均有海外研学和行业背景,另聘请外交学院武波教授为客座教授,确保教师有分量、学生有能量、教学有质量。
学院领导

李文蓓,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国际学院院长,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博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语言生态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应用外语(跨文化管理)专业,留法深造、工作八年,精通英语、法语,涉外工作经验丰富。荣获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东莞市优秀教师、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教师”、入选第四批“双百”骨干教师(二等级),教学评估名列前茅,师德优秀。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广东省哲社科研项目、广东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及校级党建项目与多个校级教科研重点项目;在CSSCI期刊《现代外语》《语言教育》《外国语言文学》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与教学研讨会并做学术汇报。统筹国际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师资队伍优化与国际教育项目开展,组织推进学生国际教育与活动、国际学生来华学习、往来接待等对外工作。主持建设校级重点专业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深化校政企“产学研”合作,全方位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夯实学校“三早”教育。

康星华,中共党员,广州新华学院外事处处长,国际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硕士(英国威尔士纽波特大学);威斯康星康考迪亚大学特聘客座教授;英国威尔士纽波特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成功大学访问学者。42年教龄,培养MBA超过1000人,访问过90多个国家,研究方向:管理学。全英教授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国际经济学等课程。
育人成效
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各等级竞赛,近三年师生收获各等级比赛奖项90余人次,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10余人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70%。学院就业率和考研率高,2024年最终就业率100%,考研升学率17%,2025年初次就业率100%,获2024年校级优秀就业单位与校级优秀升学单位。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可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外企等工作。

特色课程
国际商务(双语)
国际商务(双语)课程立足培养“懂理论、精实务、通外语”的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地缘优势,通过系统的双语教学体系,扎实的理论教学和务实的实践训练,将国际前沿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为学生在全球化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采用"理论-实践-语言"三维培养模式,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1.双语特色教学
2.四大核心模块知识体系:全球商务环境(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差异、跨文化管理、商业伦理、CSR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国际商务理论(贸易理论、投资理论、货币体系)+企业战略管理(全球战略、组织结构)+商务实务基础(进出口流程、外汇基础知识)
3.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了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堂案例研讨(精选中小企业国际化案例)——学期项目报告(区域/国别市场进入方案设计)——双语能力与专业技能并重——湾区特色与国际视野融合——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结合
商业概论(双语)
课程是工商管理(创新班)专业的必修课程,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课程以商务基础知识为框架,主要讲授和分析商业环境、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所有制、国际商务、企业基本管理和运营等商务知识模块,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商业运作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技能,并对当代商务的相关领域有一个基本而总体的认识,了解商务相关领域彼此间的联系,跟踪中国及世界的当代商业议题和热点。
课程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全球化视野、本土化实践”为特色,以中国商业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在专业课程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突出宣传国家在商业领域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习动力。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课程面向国际学院学生,围绕“语言能力+数字素养+商务实践”三大核心,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数字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商务沟通人才。
课程紧贴数字经济与国际商务的发展趋势,开设“数字时代的国际商务英语学习”“国际市场营销与语言表达”“用英语讲好中国品牌故事”“AI时代的职场写作与沟通”等专题模块,帮助学生在真实商务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英语,提升其在跨文化沟通、品牌传播、国际市场营销等关键领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为突出数字素养培养,课程融合智能化教学平台与多元化的互动策略,推动“技术赋能+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教学中引入“词汇记忆翻牌”“词汇切水果挑战”等趣味数码化词汇训练游戏,提升学生词汇记忆效率与语言反应能力;通过商务新闻个人展示,强化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结合学习通等智慧课堂工具,构建实时互动、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练、用”一体化教学路径。
此外,课程还设有“数码媒体中的商务沟通”“智能写作工具辅助商务文书”等实战板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数字写作水平,增强其在多元文化与高技术环境中的适应力与表达力。

特色活动
支教活动
学院重视师风师德、学风班风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省级和校级党建项目为依托,树立特色党建品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4年11月2日,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走进了汕头市福利院,开展了一场温暖人心的支教活动,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爱心与关怀。此次支教活动,充分展现了广州新华学院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的爱心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让汕头市福利院的孩子们在这个秋日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

学术沙龙活动
为扩展师生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响应学校“学术强校”办学方针,2024年11月国际学院第一届“青创卓越”学术沙龙顺利开幕。本届沙龙以“植根中国情怀”为主题,邀请了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及广州新华学院专家学者为师生开展高水平学术讲座。

“国际视野”摄影大赛
2024年11月国际学院第四届“国际视野”主题摄影大赛顺利举行。作为学院国际化特色品牌活动,大赛特别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项目,集中展示了赴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访学学生带回的影像作品。作品生动记录了东南亚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彩的人文风貌以及丰富的学术交流场景,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了国际学子在跨文化环境中的成长轨迹。这些兼具艺术性与纪实性的摄影作品,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国际元素,更成为学院国际化办学成果的生动见证。

国际交流
马来西亚之行:多元文化的交融
2024年5月3日至12日,国际学院师生抵达位于马来西亚亚庇的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在沙巴大学的艺术学院、语言学院和商学院,同学们深度体验了当地的专业课程,感受到了与国内不同的上课模式。沙巴大学的教授们为学生们讲授了目的地营销、跨文化沟通等课程,学生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学会了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通过与沙巴大学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学术经验,还增强了跨文化沟通能力。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体验沙巴传统染布
日本之行:教育理念与国际化发展
2024年9月,国际学院代表团前往日本东京,对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明治学院大学、杏林大学、立教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了考察交流。代表团与各高校的教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围绕学术合作、师生交流项目、国际化教育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日本知名教授樋口清秀为广州新华学子作讲座
泰国之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2024年10月,国际学院学生代表前往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开展了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在与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师生的研讨会上,双方围绕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以及学术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交流。广州新华学院的学子们分享了自身的学习经历与见解,同时也汲取了泰国教育体系中的创新元素,拓宽了学术研究思路。此次交流不仅促进了中泰两国学生的相互理解,也为未来的学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体验泰拳文化
新加坡之行: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2024年11月,国际学院11名优秀学生前往新加坡,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助理馆长罗必明博士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新加坡的历史、教育与经济发展,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包容性及其经济的迅猛发展。

国际学院学子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合影留念
新西兰之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2024年11月,国际学院代表团到新西兰UUNZ商学院、塔斯曼学院、怀卡托大学、坎特伯雷大学、南方理工大学以及奥克兰理工大学等进行交流,参观了各高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和药房等场所,了解6所新西兰大学的教学与管理思路,与2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代表团参观怀卡托大学毛利学院
联系方式
学院官网:https://gjxy.xhsysu.edu.cn/
联系电话:0769-88822980
公众号二维码:

资料来源|国际学院
资料整理|欧阳莹
审校|李文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