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招生工作已全面开启
想了解广州新华学院院系概况?
想知道广州新华今年招收哪些专业?
想知道广州新华近年来的人才培养成果?
「院系风采」系列将为大家一一呈现!
博学笃行 正心自强!
广州新华学院欢迎你的到来!
今天为大家带来——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师生在学校美育晚会上表演话剧诗朗诵——《花开广州城》
中国语言文学系成立于2005年9月,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八个院系之一,下设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文系秉承“固本强基,应用创新”教育理念,对接岭南文化建设及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在传承中山大学中文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力求错位发展,探索专业与行业驱动,学业与职业对接,适应性与发展性兼顾,四职一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专业发展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地方文化服务人才、中小学语文教育人才、中文研究高层次人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向。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陈杭调研交流我校非遗学科建设情况
学生团队在第八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暨粤港澳语言生活与语言服务建设论坛发言
中文系学生在中小学校进行教学实习
专业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中文系注重强“三文三头”(即作文、古文、英文,笔头、口头、指头)。具体做法包括:坚持四年不间断的写作强化训练;开展系列课外活动,如汉字听写大赛、楹联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岭南经典咏流传——诗词演绎创作大赛、微电影大赛,成立分身剧社,开设粤剧研习班,等等。
另一做法是“走岭南田野”。在人才培养上,通过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开展地方文化调研,组织师生成立广东木偶戏、语言景观、粤剧、村落文化等非遗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实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
师资队伍
中文系历任领导均为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中文系现任系主任是中山大学国家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俊华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陈斯鹏教授现任我系首席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均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庄初升教授任学科带头人。
目前,我系专任教师共有5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高级职称教师19人、双师型教师6人。
领导及学科带头人
宋俊华教授,中山大学国家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陈斯鹏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系首席教授
张均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科带头人
庄初升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科带头人
育人成果
中文系目前在校学生1437人,已毕业学生3100多人。已与2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合作关系,通过实习实训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已毕业的15届毕业生主要工作领域为文化馆、纪念馆、文化服务中心、文联、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宣传和文化教育培训等工作,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7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所就读研究生,以及在文化、教育等领域自主创业、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等等。其中,中文系在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走在全校各专业前列,基层就业项目、中小学教师服务区域已覆盖全省并辐射全国十多个省份,为助推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近三年来,中文系学生共获得综合素质类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60余项。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主要聚焦广东地方文化、非遗文化和乡村振兴,其中15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支国家级,6支省级),3支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2支“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1支获国家重点团队、2支获省级重点团队称号,2支获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团队奖;学生团队建设项目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绿美广东”专项赛道省级三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2人获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一等奖。
特色课程
中文系共开设专业基础课程6门,包括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原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开设包括“社会实践调查”、公文与实用文书写作、秘书学等在内的多门实用性专业必修课;开设“作文100篇”“书评2篇”“学年论文”“新闻写作”等多门专业技能型特色课程。另外,还开设多门专业任意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岭南文化与民俗(Lingnan Culture and Folklore)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岭南地区(以古代广东为主)的传统民俗文化,讲授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岭南口传心授文化、岭南有形文化形态,并进行文化探析。
岭南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号召,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与要求,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当地民间文学、习俗信仰、传统技能、传统知识、传统艺术等内容,掌握民俗学研究方法和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提高素养,为毕业后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和文化产业开发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也可以为硕士阶段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文创产业管理与创新
文创产业的基础是文学、文化意向,本课程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从文学、文化意向转换为文化创意和产业实现,将文创产业的性质、内容和运营方法教授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人文关怀和市场能力,掌握文创项目策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走上行业道路打下基础。
本课程特色,一是学科融合交叉,打破学科界限,将中文、艺术、市场营销、旅游等与文创产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放在一个课程中学习,在创意创业实践中实现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融合。二是模拟实践教学,学生分组公司制,每一个公司建立创意创业群,邀请相关行业的人士担任“董事长”,为学生提供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创意创业指导。各公司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本公司的创意创业计划,期末提交公司创业运营计划,并进行路演汇报。所有创意创业计划均可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文创产业管理与创新课”在创客实践基地现场授课
粤剧艺术十二讲与粤剧研习(Twelve Lectures and Experience on Cantonese Opera)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的指示和中央、广东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政策号召,助力岭南文化瑰宝粤剧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广州新华学院特以中文系为试点,开设粤剧美育课程——粤剧艺术十二讲与粤剧研习。该课程实施粤剧理论与表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部分以《粤剧艺术十二讲》课堂教学为依托,邀请校外粤剧粤曲研究专家开设讲座,向学生普及粤剧基本知识和美学鉴赏理论,提高学生对传统戏曲和粤剧的审美能力;表演实践部分则引进校外粤剧专业演员师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亲身操习粤剧唱、念、做、打的过程中,体会粤剧艺术之美,真正实现粤剧在高校的传承。
课程开设以来,教学成果显著。2019年学生排演的《粤韵新秀》《帝女花》登上校美育晚会舞台;2020年,该课程作为学校“传承岭南经典”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获广东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研习粤剧
特色活动
中文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开展一系列高质量的课外活动,如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楹联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岭南经典咏流传——诗词演绎创作大赛、微电影大赛、主题演讲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话剧展演,等等。
教师职业技能大赛
依托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力量和十多处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中文系已连续举办十五届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中小学教育人才。
选手在第十三届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作模拟授课
汉字听写大赛
中文系连续举办多届校内“汉字听写大赛”,并连续两年承办了第四届、第五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创新技能竞赛之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荣获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联合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多位老师获评优秀指导老师。通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营造了大学生正确读写汉字、感受汉字文化的良好风气,鼓励了大学生做汉字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汉字之美。
东莞市汉字听写大赛
“岭南经典咏流传”诗词演绎创作大赛
该活动主要是由学生在前人创作的岭南诗歌基础上,保持原诗大意、紧扣岭南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旨在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使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创新发展,进一步弘扬与传承岭南地方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在我校“推进大学美育教育工作文艺晚会”中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向全校学生推广。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吴雪莹根据明代陈沙白《偶得示诸生(其二)》再创作的作品,被我校音乐系蔡璐老师谱曲,以混声合唱的方式展现出来,歌曲传唱至今。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金鑫、袁蓥灵、何俊儒根据清代屈大均《木棉花歌》及黄绮云《羊城竹枝词》的演绎扩写,被改编成话剧诗朗诵《花开广州城》节目。该节目采用“朗诵+话剧+影视”的三重艺术形式,立体叙事,为观众带来强烈的沉浸式体验。两个节目多次获得搜狐网、“学习强国”等大型媒体报道。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吴雪莹再创作品《一念清净》登上学校美育晚会舞台
联系方式
中文系官网:http://chinese.xhsysu.edu.cn/
中文系官网
咨询电话:0769-82676831(学工)
0769-82676865(行政教务)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资料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审校|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