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节日文化内涵,更好地激发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爱校的热情,2024年学校党委在全校师生、校友中广泛开展了“华彩新章 共庆佳节”作品征集活动。活动评选出文学类、摄影类、短视频类、艺术创作类获奖作品共39份。现选登部分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月圆桃香 思念绵长
管理学院·张婉静
弯弯的月牙儿,有几多相思?有几多相思?童年的梦啊,永远,永远,留在了故园。
——题记
老大爷,一个平凡而又神秘的存在,他总爱坐在自家那棵郁郁葱葱的杨桃树下,手执一把老旧的棋盘,独自一人或偶尔与三两知己对弈,棋局间仿佛藏着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而我,作为小镇上的一名普通孩子,与老大爷的结缘,始于那个秋日午后,杨桃花开满树的季节。风冉冉吹来,芽叶落到头发上,我固执地偏要弄下来,生怕弄脏自己的脸蛋儿,于是就这么站着闹腾个把分钟。“哟嚯,喂呢个小姑娘”这声响把我吓得不轻。“上面呢上面”我抬头向上,原来是老大爷。他那骨瘦的双腿颤颤地站在固定钢架上,一只手扶着树干装得老酷了,还顺势撒手给我表演了单手摘杨桃。“好一个‘不要命’的勇者,可惜打记事起我就不喜杨桃,涩得慌……”我一边嘟囔着一边走回了家。
那时的我只觉得他是位有个性的大爷,真正让我与老大爷建立起深厚情谊的,还是那次关于杨桃的“救赎”。那天放学,我满心欢喜地捧着老师奖励的蚕宝宝回家,却不幸发现它们已经离世。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撕裂了一般,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就在我哭得最伤心时,老大爷出现了。他用那双布满皱纹却异常温暖的大手轻轻拍打着我的背,随后,他变魔术般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黄的杨桃,递给我,眼中满是鼓励与慈爱:“孩子,别哭了,吃个桃儿,甜在心里,就不那么难过了。”我半信半疑地接过杨桃,轻轻咬了一口,那瞬间,甜蜜如泉涌般溢满口腔,冲淡了所有的悲伤与苦涩。老大爷看着我满足的样子,笑了,那笑容里藏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希望。“你看,这世上的许多事,就像这杨桃,初尝或许略带苦涩,但只要你愿意相信,用心去品,总会发现它内在的甘甜。”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让我对老大爷充满了敬佩与感激。
自那以后,我便成了老大爷杨桃树下的常客。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我就会跑到他的杨桃树下,听他讲述那些关于人生、关于团圆、关于杨桃树的故事。老大爷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有魔力一般,让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他告诉我,这棵杨桃树是他年轻时背井离乡亲手栽下的希望之种。岁月流转,它已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而每当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那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他内心深处对家乡无尽思念的寄托。那一刻,每一颗饱满的杨桃都仿佛承载着他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让这份思念之情愈发浓厚,难以割舍。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离开了小镇,去往更广阔的地方求学。每当夜深人静,独自望向窗外的明月时,我总会想起老大爷和他的杨桃树,想起童年的那些温馨片段。月圆之夜,我仿佛能嗅到杨桃特有的香甜,它穿透了时空的阻隔,依旧那么鲜明地萦绕在我的心间,给予我来自故园最真挚的温暖与慰藉,即便我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那份不变的关怀与牵挂。
今年中秋,我回到了那棵见证了我成长的杨桃树下。然而,遗憾的是,老大爷已经离开了我,去往了另一个世界。我站在树下,望着那依旧繁茂的枝叶,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感慨。我轻轻地摘下一个杨桃,咬下一口,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我所有的记忆。泪水不自觉地滑落,与嘴角的甜蜜交织在一起……
月圆之夜,桃香依旧。我知道,无论身在何方,只要心中有爱,有牵挂,有思念,那么,家就永远不会遥远。而老大爷和他的杨桃树,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牵挂与思念,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直到永远。
(此文获得“华彩新章 共庆佳节”征集活动文学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