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媒体 >> 正文

“华彩新章 共庆佳节”征集活动文学作品选登——明月寄乡愁 银杏映初心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3-2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节日文化内涵,更好地激发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爱校的热情,2024年学校党委在全校师生、校友中广泛开展了“华彩新章 共庆佳节”作品征集活动。活动评选出文学类、摄影类、短视频类、艺术创作类获奖作品共39份。现选登部分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明月寄乡愁 银杏映初心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甘颖

明月皎皎,洒下银辉,又是一年中秋佳节。那一轮高悬天际的明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游子心中的归途。而此时,我身处中国龙舟之乡东莞,眺望着我的故乡,中国银杏之乡韶关。皆言明月千里传相思,此轮明月不单承载着我对亲人的思念,更满含着我浓浓的思乡之意。此刻的我,渴望凭借手中之笔描绘我的家乡,以此传递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让更多的人知晓我的家乡,知晓这个如诗如画、美过江南的所在。我期盼着人们能透过我的文字,领略到家乡那独特的魅力,感受那一方水土所孕育出的温情与美好。

韶关,这座镶嵌在群山之间的小城,每当秋风携着中秋的月光轻拂,便披上了一袭璀璨的金装,而这一切,都源于那遍布城乡的银杏树。当秋风渐起,韶关的银杏叶开始了一场悄无声息的蜕变。它们从夏日的深绿,逐渐过渡到初秋的浅黄,直至秋天的尾声,整个树冠仿佛被夕阳的余晖所染,绽放出耀眼的金黄。每一片叶子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边缘微微卷曲,表面光滑如丝,当阳光穿透稀疏的云层,洒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上时,银杏叶便闪烁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珠宝。

记得小时候,每到银杏叶黄的季节,空气中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属于银杏特有的味道,预示着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时刻已经到来。我和小伙伴们,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召唤所吸引,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村头的银杏林里,那里是我们的秘密基地,也是我们童年的乐园。银杏林里,一片片金黄的叶子如同小扇子般挂在枝头,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们穿梭在树林间,眼睛四处搜寻,寻找那些形状最完美、颜色最鲜艳的叶子。每当发现一片心仪的叶子,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摘下来,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我们会用细绳将银杏叶一片片串连起来,围成一个个小巧的灯笼框架。然后,在灯笼内部放置一盏小蜡烛,当夜幕降临,这些手工制作的烛火灯笼便在我们的手中摇曳生辉。我们提着灯笼,在银杏林的小道上追逐嬉戏,那微弱而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我们的脸庞,也照亮了我们心中的快乐与纯真。就这样,我们提着烛火灯笼,一步步走回家。沿途,银杏叶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我们欢送。

此时,我站在宿舍的阳台上,我抬头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它如同一位老朋友般,静静地照耀着这片土地,也同样温柔地洒在遥远的韶关。这轮明月,仿佛成了连接两地情感的桥梁。此刻,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随着月光飘向远方。我想象着,在韶关的某个角落,或许也有那么一个人,正和我一样,仰望着这轮明月,心中涌动着相似的情感。这份共鸣,让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却能在心灵上找到归属,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近和安慰。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我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漫长和曲折,只要心中有爱,有对家乡的眷恋,那么,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和光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乡愁之中,既蕴含着深深的牵挂,更承载着珍贵的初心。无论日后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我们都绝不能忘却来时的路,不能遗忘那片养育我们的故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身处优越的环境与美丽的校园,我们更应时刻铭记这份无比珍贵的初心。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在乡愁的激励下,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此文获得“华彩新章 共庆佳节”征集活动文学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