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寒假期间,我院记者站有条不紊地进行新闻报道工作,通过各个平台向学院师生推送新闻。利用微信平台推出了新春特辑,介绍了传统的春节习俗以及关于春节的悠久历史;微博平台则推出了“晒出家乡的春节”主题特色活动。该活动一经推出,反响热烈,微博读者纷纷参与其中,晒出自己家乡的春节,使我院师生了解到各地的春节习俗。与此同时,我站记者们在寒假期间围绕感恩家乡,感恩父母,感恩母校主题开展了“家乡的春节”、“父母的一天”、“我的母校”系列活动,将自己家乡特有的文化一一展现在师生面前。如肇庆的乡间的游行队伍,“公姥”的表演,遂溪醒狮表演;茂名的拜祭灶君,糯米籺和富有特色的年例;童年印象中的油角;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五香牛肉……我们撷取一二,和大家一起分享家乡的春节!
@ “洛云霆”同学晒出春节里第一次炸的油糍
解不开的乡愁,断不了的家乡味。同学“洛云霆”晒出了自己在春节里第一次炸的油糍。他说:“每逢春节,家里开始忙碌,自己动手准备过年小吃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今年,我也亲自动手制作年节小吃。”
@“邱_兴波”同学晒出家乡的烟花
同学“邱_兴波”则晒出了家乡的烟花鞭炮,他表示,腊月二十四俗称“神上天”,到了正月初五的凌晨,家乡便以美丽的烟花来迎接“神归位”并祈祷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平安快乐,家人健康。
@“Colourful古绿红”同学晒出家乡的美景
同学“Colourful古绿红”晒出了春节期间和家人一起回家乡时拍的美景图。“也许,我们走过无数的地方,看过无数的美景,但心中最美的那道风景,还是在家乡;也许,我们到过无数条河,看过无数的沙滩、芦苇,但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
王冬媚同学表示,农村的春节年味浓烈,天还没完全亮时,锣鼓声就响起,整个村子沸腾了。一些孩子就蹦蹦跳跳地跑到“游神”的出发地,跟着游行队伍走上一段路接着去看表演。在游行有“公姥”的重头戏,他可以毫不费劲地用铁钩从嘴巴穿过鼻子,而且安然无恙,没有流血。小孩子们总会好奇地缠着老人让他讲解其中的缘故。他们很神秘地凑在小孩的耳边,说:“这是神仙附体,小孩子不懂,不要管这么多。”
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发展,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机器来生产,方便易捷,可那种味道已全然不再。麦舒瑜同学表示,当吃着自己包的油角,会特别有种自豪感,尽管它不是很好看。也许,自己动手做好的年料,也有过年的味道。
飘色的活动在罗冰的故乡吴川具有800多年的历史考察价值,被誉为“飘色文化之乡”吴川市曾远赴东南亚各国进行游行。从历史原由来看,飘色也是农民祈求神灵镇邪祛病保平安,企盼来年丰收的原始求福活动。如今的飘色在人们的创意之下,增添了更多色彩与韵味。而飘色里的人物造型多取自于历史典故和传说人物,多表现古时候人们的扬善惩恶,安居乐业、传颂英雄、鞭挞恶人的朴素、善良的优良传统。
蔡煖同学的家乡潮州,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开元镇国禅寺。每当过年时,开元寺香火鼎盛,人们来到这里,祈求平安。这里每年春节都会举办供灯会,点燃一盏酥油灯,在摇曳的烛光中许下愿望,期盼它来年可以实现。
随着日历一页页地撕去,年味淡了,鞭炮声少了,路边的红灯笼也渐渐拆了。但是在大家记忆里的习俗,味蕾触碰到的年味,通过在一组组照片中、一段段文字中与他人分享,让他乡的人体验了一番异乡的春节习俗。
(在本次春节特辑中,我们收到了很多美不胜收的照片以及优秀的文章,但是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收录,谨在此感谢师生们对记者站推出的“晒出我的春节”特别活动的支持。)
(院记者站供稿 图文整理:李西如、黄宏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