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月2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新学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到来之际,我校不仅传承践行“新华家规”,齐力做好开学“四个一”,即新学期“第一课、第一天、第一周、第一月”的教学工作,更在开学第一天的清晨,为全校师生开了一堂特别而深意的“开学第一课”——“我为祖国升国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充分激发了师生爱党、爱国热情,勉励中大新华师生共同努力,奋进新时代。
新学期第一天开展“我为祖国升国旗”主题教育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培养师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学第一天,我校以一场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开讲了“我为祖国升国旗”的开学第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我校领导、院系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老师和同学们参加活动。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蓝永金同志主持升旗仪式。

我校在新学期第一天开展“我为祖国升国旗”主题教育活动

周云书记在国旗下讲话,中大新华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第一天开展“我为祖国升国旗”主题教育活动现场
升旗仪式上,国旗护卫队身着绿装,昂首阔步地走向升旗台,他们将护卫国旗这份重于泰山的责任,融入到铿锵有力的步伐中。我校师生齐唱国歌,以激扬的青春朝气,挺拔的身姿,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抒发着自己对国旗的礼敬、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以激昂的爱国热情为祖国献礼,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担起了新学期的学习重任。
我校党委书记周云同志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发表讲话,希望我校师生树理想、担责任、扬爱国之情,勇奋斗、练本领、凝爱国之力,锤品德、提修为、养爱国之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升国旗,奏国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此次“我为祖国升国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我校本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又一次点燃了我校师生心中的爱国情怀。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 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开学第一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校师生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老师们早早来到教室等待同学们的到来;教辅管理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为新学期教学工作保驾护航;三五成群的学生手捧着书步履匆匆,笑脸盈盈,穿梭于教学楼之间……校园到处充满着忙碌、朝气的身影,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朝气蓬勃的同学们精神抖擞地开启新学期的学习奋斗之旅
上课铃响后,教室窗内,讲台上的教师耐心地为学生传道解惑,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讲。教室窗外,巡课的领导投来了殷切关注的目光。学校领导、教学督导、院(系)部负责人、教学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等纷纷深入穗莞两校区的教学一线,分别对我校新学期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改革、课堂学习氛围、学生返校上学精神面貌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新学期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王庭槐校长驻足课堂听课
王庭槐校长巡查完广州校区的教学情况后表示,经过一个假期的修整,我校师生精神状态良好,老师们上课充满激情,同学们状态积极,这是新学期良好的开端,也是我校多年来坚持“四个一”的初衷。王校长说,“在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希望我校师生坚守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投身本科教育‘四个回归’,在教学与学习中传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校训精神,坚持‘早、正、严、实’的教学原则,践行‘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笃行‘三早教育’理念,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严谨的作风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写好新时代教育强国‘奋进之笔’,为国家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周云书记到教学楼巡视上课情况
周云书记巡查完教学情况后表示,新学期教学秩序井然,教师准备充分,学生精神状态饱满,大家都以良好风貌投入到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合理地安排学习与生活”,周书记希望同学们立足新时代,在新学期以新使命、新姿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感知世界,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投身到伟大的实践中,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以炽热的爱国之心和优异的学习成绩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
为了保证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激发广大青少年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老师们也早已做足了准备,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初心,全力培养能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药学院陈家树院长认为,对于教师而言,要把教学工作做好,让学生真正学透自身的专业知识,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人才,这样才能将学生们的个人理想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杨贤春副院长认为,在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希望能为国家多培养有用之才、栋梁之才。希望同学们勇于担当新时代新使命,锻造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朝着自己的梦想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强国梦贡献力量。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吴喜龄老师认为,青年教师党员也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更应该将自身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个人梦想助推中国梦,用心做教育,为实现新时代教育强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彦老师说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将兢兢业业,加倍投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髓实质,把握时代精神价值,将其贯彻落实到课堂中,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公共治理学院的马子涵老师说道:“在新的学期,我的工作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对不同班级存在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授课;二是科研方面,我将继续撰写论文进行专业领域研究,同时多阅读专业著作,这不仅有助于论文的写作,而且有利于丰富授课内容。”
资源与城乡规划系的李甜甜老师说道:“新学期我将联合其他老师申请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外出实践,由老师跟随讲解。我会给学生安排调研任务,增加学生的‘实战’经历,使同学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我也会继续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竞赛,让他们在参赛过程中收获比结果更宝贵的财富。”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贝老师表示,作为在校大学生,了解历史、关注时政、把握国家当下发展战略是基本政治素养,是“知彼”。踏踏实实学好专业知识,将自己长板发挥到极致,逐步将个人理想落到实处,这是对自己有个正确定位,是“知己”。二者对接起来,方能实现双价值。



院系领导、教学督导深入课堂巡视、听课


新学期的课堂上,老师们饱含激情地为同学们授课
立鸿鹄志 努力向学 蔚为国用
鲜红的国旗见证并伴随着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学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用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把满腔爱国志强化作奋发向上的动力。站在新学期的起点,同学们纷纷为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与规划。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护理专业的韩同学表示,新学期她将会向优秀的同学学习,时刻督促自己追求定下的目标。同时,她会不断地去了解护理专业的就业情况,争取以后进入更好的医院参加实习,争取毕业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黄同学表示,他这个学期首要任务是备战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及英语四级考试;其次便是争取在寒假前拿到驾照。他还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抽一两个小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争取做到高质高效。
软件工程专业的范同学说道:“新学期我想要尽快调整好心情,认真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个学期我计划多在图书馆攻读,开展新一轮的学习计划,主要目标是考软件工程设计师证书以及通过英语四级的考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赖同学说道:“新的学期,我将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更有规划有目的地去学习,我也将会与我的宿友互相监督,一起努力学习,争取拿到奖学金,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争做‘学霸宿舍’一块砖。”
完成第一天的课程后,法学专业的罗同学说道:“新学期看到了老师同学很开心,老师以最好的状态来给我们上课,积极地和我们互动,调动班级积极性;同学们的听课状态很好,能够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苏同学说道:“我认为老师上课效果很好,口音清晰,不拖泥带水。我希望老师能继续保持活跃的上课气氛,与我们多进行互动,创设‘乐学’的氛围,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更好地接收知识。”还有许多同学表示,老师们生动有趣的课程激发了他们对新学期新课程的兴趣,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用心地上好每一堂课。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同学们在图书馆自习
新的学期,我校师生胸怀拳拳赤子心,齐力践行“新华家规”。希望我校学子能够保持开学初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担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努力成长为“德行兼备、知行合一”具有真本领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用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 吴泰臻 刘赟
图丨陈嘉炜 石雨晨 刘冰 肖洁琼 彭丹敏 唐思琪 陈曦 王汇琳
采访丨林慧琪 张木芳 王卉 黄镕婉 尤兆荣 郑伊彤 欧阳润泽
彭国昊 杨晓华 朱晓灵 陈奕秀 李凤鸣 郭昆娜 丁汝樱
编辑 | 王宇阳
审校 | 刘 英
责编 | 李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