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学成为我校“开学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下的主要教学模式。在这个特殊时期,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院长陈仲本教授的带领下,汇总了2020年春季抗疫线上教学期间线上教学的相关事迹,编辑成册,刊印了《书香抗疫·医工筑爱》文集。内容主要包含教师线上教学心得分享、学生线上教学期间学习体会、线上教学期间相关通讯报道、医工学子抗疫事迹、“双进课堂”模式每日进课堂反馈记录节选等。

文集封面
“2020年的初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凌虐着全人类,神州大地遭遇一场劫难,城市百业萧条,大街人迹罕至,校园门可罗雀,学生们迫切地期待着重返课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及时启动了网络线上教学,师生居家教与学。王庭槐校长提出‘网上精讲、指导自学,网络建组、团队合作,先学后练、互教互学,形式不拘、讲求实效,课程思政、德能并重,安全第一、防控不懈’的‘48字’线上教育思路,引领全校师生打造教学改革新模式。
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教学,既是挑战,又是考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全体师生在抗疫期间坚持不懈,为‘线上百日教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了记录这段有着历史意义的事件,我们编辑了本专刊,它诠释了医工学院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它记录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
——主编陈仲本
《书香抗疫·医工筑爱》文集从筹备之初就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注与支持。王庭槐校长应邀特意为本文集题词并作序。

王庭槐校长为本刊集题词
“这本‘线上教学记录集’记载了我们老师线上教学的体会与分享、报道了医工师生抗击疫情的风采、涵盖了医工学子线上学习体会及毕业生的特殊毕业季、收录了中大新华教学督导们网络教学听课点评,并摘选了‘双进课堂’教学‘百日录’。这本记录集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的突出表现;是全校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忘初心、坚守阵地、倾情教学、与时同进的生动写照;是我校疫情期间坚持教改不断线的真实记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我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联动,行政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通力合作、万众一心、齐心抗疫,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场疫情对我们全校师生来说是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师生的突出表现是我校全体师生全力抗疫的‘缩影’,也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写照;在这场大考中,我们也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线上教育教学改革,从被逼被动的教改变成主动的教改,老师改变了‘教’,学生改变了‘学’,学校改变了‘管’,教育改变了它的‘模式和形态’。希望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要及时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激越四段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探索新华逸仙班后段培养和教学管理的办法,继续当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节选自王庭槐校长所作序言
我校副校长李中生教授、教学督导室主任陈汝筑教授、教学督导罗蔚茵教授也都非常关心和支持学校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并为本记录集作了点评和寄语。


副校长李中生教授、教学督导室主任陈汝筑教授、教学督导罗蔚茵教授为刊集做点评
任课老师通过分享线上教学经验和感受,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为接下来返校后的课程衔接打好基础。广大师生通过阅读本书可了解到线上教学期间我院师生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共同完成了教学工作和学习任务。
此文集汇聚了学校教师在线教学期间思考和体会,这是来自于一线教学工作的感悟,对学院乃至学校今后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贯穿课堂教学、课间反馈、课后总结,贯穿在线教学期间的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鼓励全体教职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再实践、再反思,汇聚成思想的火花。

《书香抗疫·医工筑爱》文集
莘莘学子情激发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全体教师的殷殷之心,他们以激昂的斗志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新战场——线上教学课堂。教师们努力创新,履行使命,在学校率先实行了全体教员‘双进课堂’,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加强学生居家管理,及时反馈教学问题,保证了线上课堂的教学质量。
聚沙成塔,积水成渊,这本文集是记忆的融汇,是思想的碰撞,是灵感的源泉,是初心和使命,也是责任和担当,它凝聚了全院教职工辛勤教育、潜心为学的心血汗水,展现了中大新华医工人不断求索、奋进、创新的新时代风采。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供稿
文、图/庄楚君
审校|陈仲本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