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线上教育│中大新华骨干教师探索“云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保障每位学生居家学习“不掉线”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3-16 [来源]: [浏览次数]: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明确全省大专院校、中职学校3月份开展线上教育,学生不返校;学生返校时间,将视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研判后确定,提前向社会发布。

如何做好线上教育教学准备?根据教育部、省教厅关于“开学不返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安排,国家教学名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教授在2月26日上午召开的线上教育教学准备工作专题会议上,对我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网上精讲、指导自学,网络建组、团队合作,先学后练、互教互学,形式不拘、讲求实效,课程思政、德能并重,安全第一、防控不懈”的总要求。

为保障线上教育教学质量,由尹小川处长带领的教务处工作团队在分管教学工作的李中生副校长指导下,自疫情发生以来,就开始精心筹备春季学期全校线上教育教学的统筹、协调、策划与组织工作,并联合信息与网络管理处研究制订了《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不返校期间网络教学工作的通知》《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安排须知》,以保证教学秩序、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开学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管理求实效”。

我们的老师按照学校的统筹部署,积极作为,结合实际,主动探索,设计出了系列远程网络教学方案,以保障新学期“云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每位学生学习“不掉线”。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莫忠老师:共抗疫情,让学生居家学习“不掉线”

 

疫情期间,“开学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线上教育是保障教学秩序稳定的有效途径,这也让教师、学生走进了别样的“校园生活”。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仲本教授的领导下学院教师紧锣密鼓地做好网络教学的准备工作,现就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居家学习“不掉线”?莫老师谈了自己的准备和思考:

莫忠老师正在进行网络教学准备

1.教师线上激励引导疫情防控期间,莫老师要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有《信号与系统》、《线性代数》;早在两周前,课程就建立了备课微信群,教师们一起讨论教学方式,以泛雅教学平台为依托,创建在线课程资源(上传课件、电子教材、导入学生名单);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银在线选择与教材最符合的精品课程视频供学生学习;同时用ev录屏录制微视频讲解章节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课程。另外,针对学生没有纸质课本,可能在听课过程中出现不能集中精力听讲的情况,每次课前莫老师在线上发布学习任务,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边学习边思考,从而快速掌握每一节课的知识点。

线上教学课程资料

2.把课程内容和学生互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学生通过泛雅教学平台下载课件资料,可根据学习指导资料进行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考虑到学生课程时间冲突,莫老师先固定按课表时间开展线上研讨、答疑,若时间不充足则统一约定晚上空余时间进行答疑。为此,莫老师还设计了各类研讨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有些问题很难在线上讲清楚,莫老师将采用手写拍照的办法将解答具体步骤、思路一一详细地展示给学生。

莫老师在线上为学生答疑

3.线上教育课堂纪律和考核要求。考虑到学生居家学习的主动性,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是学生学习“不掉线”的保证。莫老师提前发布了课程的考核分值设置,如:在线学习成绩100分(纳入期末总评),包含签到10分、课件学习10分、在线研讨30分(发表、回答问题和微信群交流活跃度)、作业20分,返校摸底考试30分。作业因课制宜,《线性代数》的作业主要是课本习题和章节测试题,侧重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而《信号与系统》线上课程部分着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作业则要求每周写一篇小综述(学习笔记)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点,以第一章为例,如:典型的信号有哪些?信号的运算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系统?

 

马克思主义学院谷曼:战“疫”育人不停歇,思政课程暖人心

谷曼老师正在进行线上教学准备

思政课教师虽不能像医护专业人员那样冲在抗“疫”一线,但是可以用思政课教师自己的方式,挖掘更多战“疫”的感人素材、讲好感人故事、传递好民族精神,做好育人的本职工作。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讲好故事的同时,用理性的思维讲好思政课,特别是课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制度体系的完善、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加快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大灾大难面、在复杂的网络舆情面前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更加理性;而不是用空洞的说教来进行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坚定政治信仰,保持家国情怀,把握教育契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凸显学科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面对我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形势,思政课的老师应该在特殊的教学环境下,思考“如何在特殊时期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抓住特殊时期的教育契机,发挥思想政治课程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把防控疫情斗争转变为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敬畏自然教育、承担责任教育等,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师的教研应该从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令人感动和震撼的人和事说起,引导学生们思考在这场特殊的、每个人都被卷入的战“疫”中,每个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拿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疫情当前,响应学校“开学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号召,把思政课堂搬到了线上,通过网络交流,学生们纷纷表示:防控疫情,谁都不是旁观者;危难之处显真情、大爱,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全民抗疫的精神意义。

疫情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通过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作用

自党中央发出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就通过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作用,用朴实无华的话语通过网络延伸至千里之外的学生,展现了思政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思政课本就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本来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会充分利用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QQ群、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网络授课。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思政课教师不会缺席,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学科知识、过硬的育人本领、高尚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为战“疫”的胜利奉献自己的能量!

外国语学蓝翠艳老师:战“疫”后方的线上教学策略

21B9F

 蓝翠艳老师正在准备线上教学

在学生“开学不返校”期间,师生可充分利用教材出版社及名校的线上各种优质教学云平台与资源。同时,教师通过各种通讯APP软件(如微信,QQ,学习通等)跟学生沟通,引导,辅助学生利用丰富的教学云平台及资源对相应课程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可通过特定的通讯APP统一收集学生在云平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课程相关知识重点、难点、问题,最后进行答疑、讲解、解决问题。

更具体地说,在特定的教学云平台上,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线上学习管理。

学生在平台注册学生账号,登陆网页选取相关课程,进而可以进入相关课程进行预习并且提问。教师在线上也是先注册后登陆就能看到学生的学号、姓名,查看每个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进度情况,分享教学计划与教学资源,发布作业,与学生互动讨论,甚至可以发布考试题目。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通讯APP进行相关重点、难点讲解,学生线上完成课后练习与作业,老师进行答疑。

每个教学单元具体的课程设计三部曲:一是学生线上自学,在线上发布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资源,让学生熟悉、学习教学内容;二是教师引导辅助学习,可采取特定的通讯APP(如微信,QQ)与学生联络,教师结合教材引导、促进学生对于每一教学单元重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且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遇到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三是线上课后复习,学生通过作业,单元小测课外云资源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学习、检测并拓展和延伸,如图1所示:

3CDC

图1:每教学单元课程设计

3063

图2:教学云平台应用环节

教学云平台覆盖了教学中“教、学、管、考、评、研”六大核心应用环节如图2所示,能够为平台上的学生、教师、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数字化教学云服务,具有“交互性”、“泛在性”、“开放性”的特点,遵循“泛在学习”的新理念,提供了能从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访问形式。教师可通过特定的通讯APP,结合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督促学生对于每一教学单元重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拓展和延伸。

疫情期间,像莫忠、谷曼、蓝翠艳一样早准备、早探索、早行动的教师还有很多。他们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不断探索和创新网络教学方法,优化网络教学内容,保障网络教学质量,为学生做好教育教学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力量。

供稿:莫忠、谷曼、蓝翠艳

整理:李波 姚槿曦 王宇阳

审校: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