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待再增岁,雪梅相应又逢春。在千家万户点亮灯笼、举杯共庆辞旧岁之际,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却在人群中悄悄蔓延开来。疫情暴发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身披白色“战袍”的医护人员在前冲锋陷阵,无数“逆行”英雄奔赴疫区确保物资供应,城市建造者开动挖掘机用令世界赞叹的“中国速度”建造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村支书们用大喇叭为国家守好“基层堡垒”……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师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做好抗击疫情的“守护者”、“修行者”和“识途者”。他们,也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记录下了身边的战“疫”故事,书写出中华儿女在复兴之路上不屈不挠、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
战罢新冠更辉煌

小小新冠真猖狂,九省通衢掀恶浪。
浪淹荆鄂雨调地,波涌华夏风平邦。
浪至波及肺疽发,药缺医难心绪慌。
华佗无奈妖毒何,愁煞神州好儿郎。
人定胜天是必然!领导核心共产党。
号令指挥战毒魔,领命冲锋斗恶狼。
城封村堵折妖翅,雷轰火烧毁魔膀。
优越制度威力大,战罢新冠更辉煌!
——教学督导 韦沛文教授
曙光

在国家面临灾难时,抗击疫情就是责任,无数医护人员英勇地在疫情一线抗战,他们无怨无悔的“逆行者”形象感动了中国。作为祖国的一员,我只能用画笔尽所能地画出心中的期盼。《曙光》这幅作品,以穿防疫服的医生和病人的对话为原形,体现抗疫过程中,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担当,体现经过国家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必迎来新的曙光,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音乐系 李献珍老师
医者

庚子岁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于武汉暴发,继而蔓延各地,危难时刻,各地医务工作者不畏感染风险,离开亲人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以赤子之心报国、他们“逆行”的背影感动了所有中国人。
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带领团队于武汉抗疫前线,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以科研突破带来了全民抗疫的希望与信心。为此特向李兰娟院士致敬。作品《医者》是以李兰娟院士为原型为代表,表达了医者仁心的博爱之情,表达了对所有医护人员的感谢和敬爱之情。
——音乐系 李献珍老师
深思

《深思》这幅作品,以钟南山院士为原形,体现抗疫过程中,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担当。疫情暴发,他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高级别组专家组组长。他每日的工作强度极高,在这幅作品中,钟南山院士正在为疫情而忧心,深切思考,体现他爱国爱人民的博大情怀。画中背景的树上禁果被偷吃,也让人类对自身的贪婪进行反省,懂得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音乐系 李献珍老师
青丝付韶华 不负国与家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一支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把可能给救助工作带来不便的头发剪掉了。漂亮的小姐姐一首抓着秀丽长发,一手拿起剪刀,在相机前真诚地笑了。她眼睛完成了月牙的形状,竖起大拇指,仿佛在说她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然后便潇洒地奔向“战场”。
这微笑深深打动了我,我便拿起画笔,画下了我心中那个美丽的医务工作者的样子。窗外的樱花是她的点缀,她摘下口罩的那天,模样一定很美。
谨以此图表达对每一位“逆行者”的感谢。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管理学院 王子阳同学
热血出征

当国家面临疫情灾难时,中国人民奋起抗击。《热血出征》这幅画作,体现了军队医护人员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踊跃报名奔赴武汉疫区,驰援已经奋战在救护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形象,是当代的青年军人朝气蓬勃、不畏艰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写照。
——图书馆 金智老师
送瘟神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正在展开着一场命运攸关的卓绝斗争。隶书抄写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送瘟神》,期盼早日送走疫情“瘟神”。
——图书馆 金智老师
爱必胜疫

值此春节战疫期间,我用自己手中的笔,笔下的墨,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写下“爱必胜疫”的书法作品。期待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李思齐同学
武汉加油

——2019级康复治疗学专业王罗湳同学
武汉加油

——共青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委员会
疫情阻击战,我们必胜!
(点击播放即可观看)
我来自中大新华,热血的高校!
听党和祖国的话,红星般闪耀!
中华儿女不会轻易地被病魔打倒
这变成了一次战役吹响了号角
白衣天使远征军获得大家的掌声
众志成城我们是战士也是学生
与时间赛跑,物资终于来到,在异地想念着亲人的怀抱!
团结就是力量,团圆就是希望,越是艰难我们越要迎难而上!
对所有的烈士我们都要歌颂,我们流的血液都是中国红!
这是一场战役,结果影响生命,我们举起战旗,一定要获得胜利!
响应国家倡议,一起捐赠物品,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要获得胜利!
——康复医学系吴飞凡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