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下文简称“学院”)师生勇担社会责任,共同抗击疫情。根据学校疫情应急工作小组的防控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做好我校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学院党总支书记秦荔同志、廖益清执行院长带领下,学院应急小组成员全天候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监控每日报告、密切沟通疫区师生,全力防控。
严防严控 共克时艰
1月21日,学院成立“疫情应急管理群”,及时传达学校各部门关于抗“疫”的文件精神,第一时间组织摸清院内120余名教工、5名外教及2257名学生的动向。邱易安副院长驻守东莞校区,配合学校做好留守校园师生安全情况及湖北籍教师防疫情况汇总上报。办公室行政教辅人员每日跟进教师、学生健康状况,整理上报师生数据,实现师生信息采集100%覆盖,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1月24日,成立“湖北籍教师防疫情况上报群”,将学院28位湖北籍、到过湖北或接触来自湖北亲朋好友的师生拉入群中,并追踪其健康状况。2月8日成立“外籍教师健康情况上报群”,由外事秘书陈智莹老师每日跟踪5位外教健康情况上报。
众志成城 同心战“疫”
秦荔书记鼓励师生党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敢于担当,在疫情中做好战“疫”先锋,勇往直前践行初心。
学院葡萄牙语专业首席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跨越时空的友谊面向未来的伙伴》中提到的王锁瑛教授,虽身在葡萄牙,但心系祖国。王锁瑛教授在葡媒《每日新闻》发表署名文章声援中国抗“疫”,她在文章中写道:面对冠状病毒疫情,葡萄牙的华人社区积极地团结起来,一方面支持中国同胞在祖国与疫情的斗争,另一方面则尽力预防葡萄牙暴发感染病例。此举得到葡萄牙人民的热情支持,纷纷为中国加油并捐赠物资。“当今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地球村,冠状病毒虽然出现在中国,但它关系到全人类,因此我们必须迎面与它作战!”

《葡华报》公众号推文:王锁瑛教授在《每日新闻》发表葡语文章
学院院长助理何瑜老师响应号召,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所在街道统一组织的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活动,在投身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中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何瑜同志在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现场
学院院长助理李文蓓老师为一线校友们的无畏英勇深深感动,给护理学院抗疫前线的中大新华学子寄送物资,在这个特殊时期,为抗疫前线的“逆行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援前方。

李文蓓同志援助的物资到达武汉
2019级商务英语专业A班何嘉儿同学,作为志愿者为非社区户籍人口办理生活通行证,为家乡社区防疫工作尽心尽力。

何嘉儿同学在社区做志愿活动
群策群力 促进教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和新学期教学工作的统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确保有序高效地推进各项疫情防控和开学筹备工作,外国语学院领导与各专业负责人通过微信视频会议就线上教学方案、学生实习安排、教师线上教学等工作进行多次商讨。
廖益清执行院长强调,外国语学院师生“停课不停学”,教师要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准备,各专业负责人对教学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教学质量。李向奇副院长参加广东省本科高校防疫防控期间大学英语课程在线教学微信会议,并就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在线教学的工作开展进行了部署和指导。
学院曹金蓉老师积极响应学院工作安排,结合教改课题更新微课录制,探索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并第一时间与学院教师分享方法。学院行政教辅人员开启线上工作模式,认真配合学校、学院工作,做好线上教学和开学准备工作。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欧衍伽同志(一排左一)带领辅导员队伍线上办公跟踪每一位学生健康动态
师生停课不停学,秦荔书记、廖益清执行院长希望全院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工作,守望相助,攻克时艰。再冷的冬天总会过去,再迟的春天终将来到。
外国语学院办公室供稿
文/胡叠、郭梦珂
图/何瑜、李文蓓、欧衍伽、曹金蓉
审校/廖益清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