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荣光]传承“五四”精神,争做新时代有志青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9-17 [来源]: [浏览次数]:

100年前的今天,为了民族和尊严,一场爱国的青年运动拉开帷幕。由于中国巴黎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展开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政治运动。中国共产党党内把它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并以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还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时期,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想方设法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他们经过历史比较和实践选择,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华大地积极传播。像北京的李大钊、上海的陈独秀、广东的杨匏安等等,通过发表文章、演讲、工农运动等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正是救亡图存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着指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二、五四精神的实质内涵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从实质上来讲,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就是爱国精神。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目标:民族复兴、振兴中华的梦想

民族复兴、振兴中华的口号在近代早就提出来了。“五四”时期,救国爱国的热潮一下子为什么能那么异常强烈地爆发出来,而且那么声势浩大、影响久远呢?这正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特点。首先,中国历史几千年,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引领历史文明的潮流。只是近代以来,中国沉沦了、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有这样一个传统,当面临内外大忧患时,特别是“五四”时期,本以为是“公理战胜强权”,谁曾想一战之后依然是丛林时代,“弱国无外交”,而国内还有所谓的卖国贼曹、章、陆。整个中国可谓说是饱受屈辱。那么,在这样的境遇下,无论是青年人、读书人,还是后来的工人、商人和各个阶层人士都同仇敌忾,迸发出巨大能量。可以说,五四运动点燃了当时的中国梦。

五四时期个人的行动与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五四的新气象!所以,在中国,爱国主义的精神、国家发展的目标、民族地位的梦想,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追赶,而是伟大复兴的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主题,也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白,无论是革命时期的救中国,还是建设、改革时期的发展中国,中国人民都是加满了油,卯足了劲,一点就着,一呼百应。100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胜利走向胜利,背后的精神动因是什么?就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复兴中华的梦想。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一下子能得到全国人民、全球华人那么热烈的拥护和反响。因此,我们纪念“五四”,就要朝着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五四运动的进步追求:社会主义中国道路

通过思想解放寻找一条可行的救国之道,是当时青年的一个核心思想。当时青年学生代表,年龄均在20岁左右,即使他们的老师也不过30岁左右,正像毛泽东所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五四运动高潮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信奉马克思主义,认定社会主义是拯救、改造和发展中国的最有效的途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大进步,当时的先进分子以及后来随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自觉地、艰苦地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一条正确的救国救民、复兴民族、振兴中华的道路。

(三)五四运动的民主启蒙:人民民主的中国力量

有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梦想目标,靠谁来实现呢?近代以来的现实不断使人民失望,西方列强步步紧逼,人民群众靠谁?靠皇帝,皇帝跑了,人民失望了,于是,发生了辛亥革命,皇帝倒了。靠北洋政府吗?袁世凯倒了,段祺瑞、徐世昌等一拨又一拨,走马灯似的,都不行。靠列强的公理?更不行。人们一次又一次失望,最后终于明白,只有靠自己。人民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一种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是前所未有的。这种不靠君主靠民主、不靠他人靠民众的爱国主义新精神,就是五四时期的民主精神的表现。

(四)五四运动的科学理性:破旧立新

“五四”的科学精神不仅是甚至不主要是自然科学,更主要是救中国、发展中国的道路探索和选择的问题。要靠科学找到一条救国强国、振兴中华的中国道路。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敢于冲破旧的思想束缚,有着崇高的理性和追求以救亡图存、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为己任,找到了一条指引中国走出黑暗的道路。

三、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

100年前的五四精神是战争年代青年人爱国救国的精神。100年后,我们处于和平年代。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当下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谋篇布局,善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进行治国理政。新时代新青年是国家每一个目标实现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95后的青年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真的是与国家密切相关的。所以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更是个人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国人共同努力,尤其是我们青年人要担当起这个历史大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00年过去了,新时代的青年能否接过前辈青年的火炬继续向前,这是一个时代之问,也是青年之问。这些梦想能否如期甚至是超前实现,希望就在我们这一代青年身上。

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对留苏学生做了一场演讲,这样勉励青年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还教导同学们说:“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在讲话中,毛主席纵论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等一系列经典语句,我们现在读来依旧是激情昂扬。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任务。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殷殷期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总书记不止一次对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提出殷切期望,“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青年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我们就一定能跑好历史接力赛中的这一棒,迎来民族复兴的壮丽曙光。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张贝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