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最新要求,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总要求。在办学过程中,我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工作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构建思政工作“三全育人”大格局。
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强化育人成果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纲要》,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1.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2.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及创新意识,实施科教协同育人,党委教师工作部主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师德网络培训、学术规范及学术道德相关专题讲座,着力加强科研育人;
3.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抓手,将思想引领工作延伸到实践领域。截止2019年5月,我校共注册24个志愿服务组织,实名注册志愿者24516名,“星级志愿者”1642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111项,服务时长418241.12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17.06小时,建立校地合作基地51个,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美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我校“叠彩美丽乡村团队”到粤北偏远山村进行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墙绘制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4.通过“我的中国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脉动青春”新生入学教育等主题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5.以校园网、微信、南方号、头条号、“易班”、“青年之声”平台为阵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6.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不断完善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主力,大力推动心理育人;
7.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明确把政治态度和思想品德等内容列入教师准入、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职务聘用的首要条件,切实强化管理育人;
8.建立学生事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学校在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精准资助、医保服务、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服务质量,不断深化服务育人;
9.规范资助管理,统筹校内外资源,完善奖、助、贷、勤、免、补有机结合的资助工作体系,已有170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帮扶下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10.不断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构建包括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团委(团总支)书记在内的大学生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周云同志(左)和王庭槐同志(右)共同为2017年度科研业绩突出贡献一等奖代表颁奖

我校在“科技月”期间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
稿件来源:党委办公室
编辑整理: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摄影:校党群机关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