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抗战纪念•暑期寻访] 追忆峥嵘岁月,弘扬革命精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08-10 [来源]: [浏览次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院记者站积极响应学院“寻访英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学生暑期寻访活动的号召,组建了四支寻访队伍,其中一支队伍“芒果黄鸡”队赴梅州兴宁市寻访抗战老兵。  
    7月26日,团队抵达兴宁,在兴宁阳光义工协会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路翻山越岭,寻访抗战老兵,这其中的劳累自然比不上当年抗战之艰辛。
    7月底,“芒果黄鸡”队的寻访活动虽然顺利结束了,但老兵们给队员们带来的影响和感悟却是持久深刻的。
 
抗战老兵在风中,我们在路上
    我们先与当地阳光义工协会志愿者一同来到合水镇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先烈。通过寻访红色印记,向革命烈士默哀献花致敬,以实际行动来告慰长眠在祖国青山绿水间的烈士英魂,传承革命精神。
队员们与兴宁阳光义工志愿者向革命烈士默哀致敬
    在采访老兵前,志愿者跟我们分享了他们与老兵的点滴故事,同时,还与我们交流了采访老兵的相关经验。他们都是来自社会各界,因为同一个梦而走到了一起,他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参与着关爱老兵活动。在他们眼里,老兵是这个时代的“活化石”,当年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牺牲了一切,今天我们不但要关爱他们,还要把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起来。
    志愿者老王说,抗战老兵是我们国家的财富,他们当年奋不顾身,浴血奋战。如今,我们找到他们,他们对物质上的要求一直都是很淡泊的,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珍惜和平,幸福生活。
    志愿者们都很清楚,抗战老兵在风中,我们在路上,如果寻访的脚步追不上老兵凋零的步伐,那我们将永远亏欠那些未曾被寻访到的老兵……

老兵才是战争追忆真正的主角
    当年在国家兴亡之际,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我们在采访老兵时的深刻感受。
敬礼,老兵!追忆不能忘却的记忆
    66军159师2连3排机枪连战士曾运华老人,他曾打下过一架日军飞机,17岁就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在桂南会战中,奋战了三天三夜打退日军,掩护大部队撤退,此战役致其身上有多处战伤,手上至今还残留当年的弹片。钟清兰爷爷,当年为抗日投军于青年军209师625团战炮连,在经历过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后,老人双眼失明,但心态乐观,每每唱起红歌依然能感受到他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姿雄风,老人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倍加珍惜。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祖国有难,他们义无反顾的投笔从戎,就算战死沙场,也决不退缩。“既然来了,就没有想过要活着回去”老兵李化勋这样说道。
    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说过一句话“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其实每个老兵都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记忆,他们才是战争追忆真正的主角。如今抗战老兵平均年龄皆在90岁以上,而每一位老兵的离世,都代表着一段“国家记忆”的消失。
    凯旋作国士,战死为国殇。战争爆发时,他们或投笔从戎,或愤而从军,奔赴战场;战争结束后,英雄凯旋,也将他们的故事带回故乡……70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慨然从军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此次此刻,我们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
记者携带摄像机、电脑等专业设备,将老兵讲述的抗战故事,制成影像资料
   70年前,中国人民夺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70年稍纵即逝,抗战老兵仍是光荣的缔造者,更是历史的见证人,他们所承载的精神记忆也深深地镌刻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院记者站“芒果黄鸡”供稿 /梁雪莹  /郭培华 温纬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