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理论教育
|
专题报道
|
新华特色
|
媒体新华
|
新华讲坛
|
学人学子
|
校园动态
|
服务指南
|
教育谈
|
全媒体
专题报道
线上教育|教务处:线上教学守...
线上教育| 药学院:双师同堂...
思政第一课|会计学院院长、党...
思政第一课|信息科学学院开讲...
国庆专题|如果信念有颜色,那...
开学第一课|公共治理学院举行...
迎新季|信息与网络管理处全力...
思政第一课|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我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召开...
[东莞日报]多方协作,保障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写作营]聚焦国际作家来访的点滴足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01-05
[来源]:
[浏览次数]: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11月4日下午,我院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贵宾——中山大学首个国际作家写作营20余位国际知名作家、翻译家及译者,他们不远千里做客中大新华,齐聚一堂共话中西文学。
中山大学首届国际作家写作营作为国内首个国际作家写作营,由中山大学英语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办,邀请了13位来自9个国家的国际知名作家和5位国内著名译者前来开展创作、文化文学交流和教学活动。而这些作家在本国和其他地区都有着较大影响力,且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如此高级别的作者与译者深度交流和跨国教学合作模式是国内首次,在国外也尚未见报道,活动具有广泛的国际及社会影响力。此行来访新华,必将给我院师生们带来极为宝贵的国际资源!
缘深缘浅,结“蕉”新华
王庭槐院长携新华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亲切会见来宾们,与来宾们欢坐一堂,相互交流熟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中山大学国际作家写作营的创立者及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中山大学外语学院戴凡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写作营的概况以及来访的各位知名作家、翻译家及译者,让我们第一次清楚地了解写作营,近距离地认识来访的各位来宾。随后,王院长对来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来宾们介绍了这所建校十周年的“小年轻”高校的办学现状,让来宾们走进新华,了解新华。来宾们被这所朝气蓬勃的特色大学深深吸引着,也被当地浓郁的本土特色文化所感染。期间,我院特地为客人们准备了麻涌久负盛名的特色食品——金麻香蕉,让来宾们品尝,尤有“把酒话桑麻”的情致。来宾们纷纷赞道:“麻涌香蕉香甜可口,真是百闻不如一尝啊,不愧为历史悠久,为敬爱的周总理所称赞的岭南地方一宝!”
如此短暂的交流茶话会,开始了彼此的深交之旅,结缘在新华,品蕉在新华:“funny and yummy!”
来宾们与我院师生亲切交谈现场
来宾们品尝麻涌香蕉
夕阳无限好,湖边留倩影
夕阳西下,碧波荡漾,晚霞辉映,杨柳依依。习习凉风吹过,湖面泛起了波纹,褶皱了湖中的倒映。王院长与来宾们漫步在中大新华校园湖畔,见此动人的美景,王院长幽默风趣地说道:“眼前的景色让我想到了我们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词与眼前的景色太贴切了!”陪伴同行的老师称赞。来宾们兴致盎然,文思滔滔,与新华的师生们尽情畅谈中西文学;更是有不少来宾驻足留影,想要用照片定格这醉人的夕阳美景。于是,在格物楼前的碧湖边上,留下一张又一张意义独特而珍贵的照片,圆满记录下著名国际作家、翻译家、译者们与中大新华的友谊足迹。
王庭槐院长(中)、中山大学戴凡教授(左)、埃及作家
Khaled Khamissi (
右
)
、来宾们漫步校园
王庭槐院长与来宾们在校园湖畔旁合影留念
瞻仰革命先驱伟人像,感怀“天下为公”中山精神
彩云弥天,正气浩然,中山像毅然挺立在学院正门的中心位置。凡来我院参观指导的嘉宾们,定会到孙中山先生塑像前瞻仰并合影留念,可谓合影必留地。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立下了丰功伟绩。面对中山先生的魁梧塑像,来宾们畅谈着先生的不朽功绩,感念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这时,Lynda Chanwai Earle激动且骄傲地向我们介绍:“我妈妈是广东番禺人,所以我也是半个中国人!我敬佩中山先生,更深爱着中国这片乡土!”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表达着她对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和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来宾们更是齐赞:“人杰地灵一方乐土,仁师益友一片丹心。”
华裔作家
Lynda Chanwai Earle
向王庭槐院长介绍母亲的故事
全体人员在中大新华校园孙中山像前合影留念
泛舟华阳湖,共赏岭南水乡美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华阳湖中流光溢彩,王院长与来宾们一同泛舟麻涌华阳湖,感受这岭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泛舟湖上,来宾们谈笑风生,一边欣赏着湖光水色,一边听王院长介绍着麻涌水乡的文化特色及眼前享有“广东省最美湿地公园”之称的华阳湖公园。王院道:“我们中大新华落户麻涌这几年,时逢新任镇党委书记陈建枝同志履职。期间,麻涌的环境、经济、人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正是这位敢想敢为的革新者,用绿色环保理念将昔日的污染重地打造成为今日的生态华阳,既造福了麻涌人民,也让中大新华师生享受了‘东莞最美校园’这美景美誉。”此时,来自埃及的Khaled Khamissi亲切地说道,“埃及与中国同是文明古国,同样的热情好客,同样的重视乡镇的改革发展,真是有许多的共同点,我到中国来感到很是亲切啊。”
麻涌水乡,人杰地灵,更有《香飘四季》佳作享誉文坛,它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龙舟、粤曲、文学、英才将士、文人墨客如数家珍。华阳湖湿地公园以“游龙披锦、云舞泽涌”为理念设计,具有浓郁的岭南水乡特色,它是大自然和人工雕琢的完美杰作。岸边花香扑鼻,树影婆娑,亭台守望,碧水荡漾,鸥鹭齐飞。五孔桥洞下橘黄色的灯光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两侧小道上的路灯如星星火光,不远处还能望见我“大新华”高耸挺拔、红砖黛瓦的校舍群,整个华阳湖显得格外妖娆动人。当王院长热情地问道华阳湖的景色如何时,来自美国的作家Philip Graham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道“Amazing!”。来宾们沉醉在这迷人的湖光水色中,纷纷将这美丽的人儿景儿一同定格在影像之中。同行的老师、同学赞叹道:
“秋风爽,秋水长,秋意浓浓披彩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今日之才子佳人,明日之祖国栋梁!”
王
庭槐院长向来宾们介绍当地麻涌文化特色
华灯初上,华阳湖中美丽夜景
灯光下的华阳湖五孔桥洞
王庭槐院长(右)、中山大学戴凡教授(左)、美国作家Philip Graham (中)、来宾们华阳湖边漫步
岁月静好共举杯,不舍与君道离别
名家相会,聚首新华,时光清浅且短,但谊浓深远且长。以书会友,诗文共赏;赠书予字存友谊,寄情言思以享。此程为获益匪浅之旅,为趣味盎然之旅。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举杯传情,道一声“祝君好!”待到再访华夏日,定将再会新华!
(文/校友会 谢炜珊 余醒雅 图/院记者站)
校审 | 谢晶晶 陈思伊
责编 | 刘英 林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