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写作营]有缘千里来相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1-16 [来源]: [浏览次数]:

在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中大新华行”的交流会上不时响起她爽朗的笑声,她开朗活泼,笑起来的时候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和她交流时她健谈风趣,让人很难将她与印象中古板、严肃的诗人联系起来。她就是来自新西兰的作家——Alison Wong。

会后,当我独自与Alison Wong交流时,她的轻声细语,她的举手投足,无时无刻不闪烁着诗人独有的细腻与温柔,她的言语精辟,观点独特,让我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关于文学的思考。

脉相传,生生不息

Alison Wong笑着说道,她的祖籍是广州增城,来到新华对她来说如同回了一趟家。她提到,当时的新西兰并没有华人作家,所以她想当第一位新西兰华人作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使她走上了文学道路。当今,华裔遍布全球,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一脉相传,生生不息。作为诗人的她,她也喜欢中国古诗,她甚至回来厦门大学学习中文,她说她喜欢并享受学习中文的快乐。她说中国就是她的另外一个家。

(Alison Wong在她写的书上签名)
认真观察,留心生活

Alison 告诉我,她写诗歌的灵感大多数来源于生活等日常小事,她说平时要认真观察,留心生活的小细节。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当灵感闪过或感慨万千时,提笔写下。倘若没有她这些好习惯,我想也不会在她的作品里窥见到那些强烈的生活气息以及那些感人甚至引人深思的情感吧。

(Alison Wong与新华学子一对一交流)
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

写作,是一场与自己的博弈。《As the earth turns sliver》是她写得最慢的一本书,整整十二年,她在不断做着历史研究调查,访问当地人。她说坚持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不仅仅将作家当作自己的职业,同时也是寻找自我人格的寄托与存在。在聊得甚欢之时,她告诉我想要写一本好作品,一定要阅读大量的作品,不断模仿并不断学习其他作家对人物的刻画,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并且在刚开始写的时候,要用词简单点,写细节多一点,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空间。

(作家和师生集体合照留念)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最丰富、最生动、最形象的表达,它不仅仅是人类历史的最完美的诠释,还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桥梁。Alison是一名作家,而我则是一名小记者,我们因为写作营相识,因为文学而相知,从素未谋面到相谈甚欢。是文学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诗情与友情在这次的写作营活动中荡漾开来。Alison Wong,一个沉醉在惠灵顿的宁静无法自拔的作家,一个谈起她儿子会满面幸福笑容的妈妈,一个和我们学生记者玩自拍玩得甚欢的她,会永留在我心中,启迪我不断去思考......

(院记者站供稿 文/实习记者颜秋荀 图/罗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