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写作营]“平易近人”的黄礼孩先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1-15 [来源]: [浏览次数]:

讲座上的诗人黄礼孩

11月8日,我十分荣幸能够参加学校开展的,标题为“诗歌与高等教育”的学术讲座,它由院长黄庭槐和诗人黄礼孩主讲。傍晚,与诗人黄礼孩近距离接触交流,实在三生确幸。

诗人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飘忽的、神秘的、可望不可即的,但黄礼孩给我的感觉却打破了这样的印象。初见黄老师,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叔叔,和他对望,就被他幽黑的眼睛吸引,明眸清澈幽深,可以想象到他这双黑闪闪的大眼睛平时明察秋毫的状态,机灵又敏锐。

黄老师给学生讲诗歌,都尽量避开了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这让我们交流毫不费劲,使在所各位畅所欲,不会摆着“大师”的架子压得我们不敢开口说话。他的亲民让我们心无旁骛,他教我们要细心观察身边细微的事物,写诗的时候要打开五官,大胆使用别人不常用的词句,才能把要描述的事物形象化,并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此,他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他拿起桌子上一个普通的橘子,说一般人形容这个橘子的时候可能会用美丽、清香这样大众化的词,然后他引导我们去想象,他说这橘子的皮就像阳光,清新宛如沐浴。黄老师即兴的一个比喻让我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如此简短而又饱满想象。

我拿出前几天写的读后感给黄老师看,他说写书评或者影评最好从一个点出发拓展,不要一下子就写太多个点,否则文章将杂乱无章,然后老师还细心地点出我文章可以提炼出来精写的点,鼓励我修改,多练习。当学生说出自己写作时的顾虑,他都一一帮助我们抚平。老师还推荐我们看一些艺术电影,建议我们学生听听民谣,看看话剧,让我们读书一定要读经典,只有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积累了一定知识,内心才会有所震撼,灵感才会被激发。

整个座谈会的氛围非常和谐,我相信在座的老师学生都受益匪浅。于我而言,这不仅是外校诗人跟我们交流,还能和在校老师交换想法,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我想我真的很幸运,也谢谢老师提供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机会。

(文/中文系 李晓君 图/记者站 郑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