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模式,4月14日,“教学月系列讲座”——互联网思维进课堂在我校东莞校区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特邀台湾成功大学医学系副教授、微生物暨免疫学研究所、医学资讯研究所辛致炜博士担任讲座主讲嘉宾,教务处处长尹小川主持讲座。
辛致炜博士主讲:互联网思维进课堂 吴嘉乐摄
讲座开篇,辛致炜博士便抛出了问题——“什么是互联网思维?”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经历,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概念性的解析。他讲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线上考试的形式,可以直观地看出考试题目对不同学生的难易程度,系统通过对题目错误率的直接统计,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参考,使得教学更具有目的性。
动态PPT:为学生寻找关注点
面对多媒体教学,PPT的制作成为老师教学的一个瓶颈。日常静态PPT教师更多注重于内容上的输入而忘记了文字的单调与枯燥,但专业知识的直观传授却离不开PPT的使用。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注意点放到课堂中,辛致炜博士探索采用动态PPT的形式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他讲道:“当我把PPT放上屏幕时,学生会因为动态画面注意到画面上的文字,这种在动态事物中寻找信息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关注点。”
讲座现场 卢梓聪摄
与学生互动,用亲身生经历传递知识
专业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运用,教学中的互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如何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记住专业知识的重点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此,辛致炜博士以细菌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书本是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但吸收知识只靠书本是不行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看到知识的本质,这样,书上的文字就不再只是简单的文字,学习也就不再单调。
他特别分享了自己在逸仙新华班开展系列讲座的经历。“那是一次特别的讲授,因为设备故障,我让自己的学生围到我的笔记本电脑前上课,可能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小,让课堂变得不那么严肃。”辛致炜博士道。
辛致炜博士讲解教学资源作用最大化 卢梓聪摄
教学疑惑:如何让有限教学资源作用最大化?
互动环节中,教师们积极踊跃参与,围绕自身实际提出问题。针对“如何让有限教学资源作用最大化?”问题,辛致炜博士认为,教学资源有限是教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而互联网思维的使用恰好弥补了现有资源的缺陷。教育是一个充满爱的事业,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知识的吸收离不开老师教学上的引导。希望大家能通过互联网思维,让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互相配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评估,营造出更好地教学氛围。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方琳霓 图/卢梓聪 吴嘉乐)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