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低碳经济方向学生的培养质量,4月12日,经济与贸易学院邀请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聂兵来我校进行讲座交流。
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东莞运营经理候剑、技术经理(负责普惠高校建设)何梦林出席讲座。
聂兵:碳交易与碳普惠——绿色经济,低碳先行
聂兵围绕碳市场的由来、碳交易与碳资产、碳普惠机制、碳普惠减排量核证、碳资产增值五个方面展开讲解。
他介绍气候变暖的背景和加剧的原因,指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三个方面:技术方面、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其中,技术方面包括: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等。政治方面包括:国与国之间签订的全球气候保护协定、政府发布的碳排放权政策等。
对于低碳经济,聂兵重点分析了两个概念——碳交易与碳普惠,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了两者的定义、区别以及相关知识点和社会热点。
聂兵重点谈到碳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对象——碳资产。碳资产是指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碳资产增值有两种方式:金融化、产品化,人们通过这两种方式使碳资产在市场中流通。聂主任特别谈到如何通过经济的手段,把产品做到既低碳又经济,并对我校学生将开发碳普惠项目、碳资产增值等方面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毕业设计结合的想法提供了新的启发。
讲座现场
聂兵提出若干思考题:怎样利用经济手段使低碳产品既低碳又低价?碳普惠在惠及民众的同时怎样令商家接受?他热情地与在场的学生进行互动,就绿色扶贫、碳配额的计量、碳市场的监管、商家在碳普惠机制中的收益问题等方面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并结合社会对在校生基本技能的要求,对学生提出的关于创新就业问题给出了指导意见,建议低碳专业的同学应该多涉猎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此次讲座将高校活动与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加深了学生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和对碳普惠制、碳市场的认识,对低碳方向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有重要启示。
主讲嘉宾与师生代表合影
经济与贸易学院供稿
文/刘秀珍 蔡慧平 图/经贸学院校友联合会工作组
审校|潘怡吉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