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信息科学学院邀请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李晓东教授莅临我校东莞校区开展主题为“机器学习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科技月系列讲座,帮助同学们揭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奥秘。信息科学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李晓东教授:机器学习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为更好地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李教授通过小故事引入,为同学们讲述了机器学习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在李教授生动的讲述中,深奥的机器公式和枯燥的理论知识一下子充满了趣味
。
李教授首先讲述机器学习的历史。他指出,机器学习的历史是从我们研究出人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神经元所发生的变化开始的,中间历经平缓期、停滞期、错误期和高速发展期。目前机器学习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物体、语音、人脸的识别等。他强调,虽然机器在某些方面能够达到人类的水平,但是一些罕见的情况也会导致机器犯错误。李教授认为,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未来机器学习需要具备简化深度学习及大数据背景的综合分析能力。
同学们认真听讲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针对机器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主动研究机器学习。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机器学习的历史,更新了同学们对机器学习的认识,激发了大家主动关注、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兴趣,拓宽了眼界,拉近了同学们与国内前沿科技的距离。
信息科学学院供稿
文/曾妮 图/庄云晓
审校|衣 杨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