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校团委明后天社会实践队把支教与调研相结合,以支教的形式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和“校园暴力问题及心理健康成长问题”的调研活动。
传播知识,推进城镇化建设
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城市周围乡镇的城镇化建设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可观的成绩,但是还有部分乡镇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为此,校团委明后天社会实践队于7月14日在茂名化州市南盛镇蒲山村蒲山小学,通过支教的形式,利用课堂时间,开展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
首先,下乡队员为小朋友们引进互联网+教育的概念,教小朋友运用网络的渠道寻求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课堂上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下乡队员一一为小朋友们解答疑惑。
小朋友积极参与课堂
随后下乡队员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互联网+教育,帮助小朋友认识到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向小朋友宣传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让小朋友对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新成果有了初步的认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传播理论性的知识后,下乡队员利用互联网,以视频教学为主,讲解为辅的形式,为小朋友们进行互联网+教育实践活动,给小朋友们看百家讲坛大学教授易中天讲的《三国》。一个个《三国》的精彩故事,激发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下乡队员通过多媒体讲互联网+教育
远离暴力,共建文明校园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校园暴力问题如果不能好好的解决,不仅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引发伤亡事件和自杀事件。为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校团委明后天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校园暴力问题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是校团委明后天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下乡队员为小朋友讲解校园暴力
在此次调研活动的过程中,下乡队员首先向小朋友介绍什么是校园暴力,又从校园暴力引入心理健康成长问题,一步步引导孩子,让他们了解到校园暴力对心理健康成长的危害性。在观察到最近小朋友之间经常闹矛盾的现象后,下乡队员为孩子们发放“校园暴力问题及心理健康成长问题”调查问卷。通过与小朋友谈心,结合真实发生的暴力事件,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教孩子们校园暴力的防范常识。
小朋友正在认真的填写调查问卷
随后,下乡队员进行校园暴力知识竞赛,经过下乡队员的讲解,小朋友们明白了面对校园暴力应如何保护自己并且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经过下乡队员的详细讲解,小朋友们意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从内心树立一种共同讲文明的意识,提高了班级团结凝聚力。
下乡队员与蒲山小学学生大合照
下乡之旅,资助政策伴我同行
蒲山小学位于粤西的化州市南盛镇,通过支教活动我们发现这里的小朋友们对于知识极其渴望,却因为贫困而得不到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校团委明后天社会实践队以调研为主,向他们展开关于资助贷款政策的介绍与推广,以求为当地的居民带来另外一种上大学的方法——国家资助贷款政策,以便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让他们觉得读大学不再遥不可及。
队长向村民介绍资助政策
当地的一名高中生告诉队员:“作为一名在这里生长的高中生,考上大学本身从师资上就不具有优势,就算考上了也没有钱去读大学。”他们对未来表示很迷茫,队员们告诉她们资助贷款政策可以解决学费、住宿费等问题,通过介绍,他们放下了心理负担,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目标。队员们还向他们介绍了有关于资助贷款的内容,并通过问卷的形式,在问答中告诉他们资助贷款的优势及其本身所具备的保障,这个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借款的压力,无疑为他们的学习生涯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为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开设“绿色通道”。
为落实现有的资助贷款政策,各地各学校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本校的学生资助贷款政策。为使村民更加深入了解相关政策,我们深入莆田村挨家挨户积极推行,我们也相信这些政策会给莆田村带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与蒲山小学的合照
文、图/校团委明后天社会实践队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