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三下乡]奇思妙享社会实践队:共享经济社会形态及现状调研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7-21 [来源]: [浏览次数]:

暑假期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奇思妙享社会实践队开展了共享经济社会形态及现状调研活动。在外国语学院陈秋丽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奔赴深圳、广州、佛山对池上奶茶、Ringy翻译特工、广州达铕皮具有限公司等进行调研。

团队成员合影

Ringy翻译特工

团队首先接触了一个以共享经济模式运营的,为在华外国友人提供线上及线下翻译的志愿性组织——Ringy,其创立契机起源于创始人Swan观察到许多深圳的国外友人都遭遇着语言瓶颈,而身边许多曾在学生时代有良好英语水平的朋友在毕业后语言能力“闲置”了下来,让有能力的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就这样,Ringy应运而生。

Ringy团队

在与创始人Swan交谈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Ringy的创始、发展历程以及遇到的瓶颈。翻译特工的运行是按照共享经济的模式来进行的,但是在发展途中遇到了资金不足以及组织架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其发展缓慢。

座谈活动

通过调研活动,队员们邓芷欣表示,Swan想把ringy这个平台做大,惠及更多的外国友人,给予他们更多认识了解中国的机会,其实也是在推动中外的交流。现在ringy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多次寻投资方未果。一边是想发展壮大却又苦于没有团队,资源不足;一边又担心以后将ringy发展成盈利模式会与她当初想要利用英语专业者的语言能力帮助外国人更好地在中国生活的初衷相悖。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她的热情支撑着她做着这样复杂度极高的有非凡意义的事情。而我们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不顾一切地去坚持呢?我想我们应该趁年轻,各种尝试,各种挑战,各种碰壁,各种摸索,仍不忘初心。

队员侯润红说,在与创始人约谈的过程中,发现了创业的艰辛并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以及创始人在面对很多困难(比如在寻求投资人投资却发现对方与自己所坚持的理念背道而驰只能放弃)之后,虽然有些无奈但仍然没有放弃初心。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公益性的事情要一直坚持着真的很不容易,但我坚信这个平台总有一天会让几乎所有中国人知晓并且惠及中外友人。

达铕皮具

广州达铕皮具有限公司

广州达铕皮具有限公司,公司集制造和贸易为一体,以尖端的时尚敏锐度和匠人之心,多年来专注于打造高品质的时尚精品手袋,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时尚买手,分别在韩国、香港、上海、江西设有分公司。公司拥有30人的开发设计团队,八条现代化制造生产线。

团队对广州达铕皮具有限公司的李总和梁总监进行采访。李总带我们回顾了达铕的诞生和发展史和企业现在遇到的问题,团队还参观了名包展厅、原料大本营仓库部和开料部(QC检测区、待检品区、合格品区)。

座谈会现场
参访达铕皮具

洋葱海外仓

7月17日早上 ,实践队员们带着采访洋葱代理商和内部员工的任务,来到了羊城创意产业园。洋葱代理商朱小姐以代理商的角度介绍了洋葱海外仓的成立大背景、平台的架构描述、产品渠道等方面内容。访谈完后,在洋葱代理商朱小姐和洋葱店主姚小姐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洋葱在羊城创业园的基地参观了洋葱爆品展示厅。

参访洋葱海外仓

广州和依德厨具有限公司

7月18日上午,奇思妙享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广州和依德厨具有限公司进行共享经济现状的调研。

在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研发室以及展厅,基本上对厨具的整个生产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队员们就之前准备好的问题和实地参观公司后产生的疑问,对和依德厨具有限公司梁总进行了关于公司发展现状以及共享经济模式的采访。下午,队员们向梁总展示了共享经济的企业方案,通过上午梁总对公司的介绍和队员们采访了解到的内容,队员们向梁总展示了完善过后的和依德厨具与共享经济相结合并共同发展的方案。

参访和依德厨具有限公司

学德好教育机构

7月19日早上,我们前往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龙岐路69号的学德好教育机构。以“小而精”教学为竞争优势,以创新课堂为教学特色的学德好是一个年轻态的教育机构。教师团队多数都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活力四射的毕业生。我们队员与两位创始人李显扬和罗振华展开了一次讨论,探讨了目前教育机构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两个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方案。通过讨论,队员们收获甚多:知道了创业之路的不容易;了解到一个教育机构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教育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补习机构与共享经济的融合发展十分可观等等。

讨论现场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奇思妙享社会实践队为期12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这一路我们用智慧与热情为企业送去启发之光,也收获了实践经验之火。

文、图/奇思妙享社会实践队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