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隆江镇邦山村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据惠来县委党史研究室资料显示,邦山村是革命摇篮圣地,拥有珍贵革命历史。暑假期间,我校管理学院红苗社会实践队在罗志军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寻访战争年代的古老事迹和历史遗迹。
出发前团队合影
队员们首先来到“峰德古寺”,古寺又名“峰德善堂”。峰德善堂慈善福利会长与古寺遗迹守护者唐廷龙老伯热情招待我们,为我们讲述峰德善堂的历史故事。惠来邦山峰德善堂创建于清嘉庆十二年丁卯岁即公元1807年,1926年大革命时期善堂原地作为澎湃领导农民运动分支机构指挥场所,为革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928年,善堂被国民党围剿,虽建筑被毁,但机构尚存,任然被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和帮助;1988年邦山被县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在汕头、潮阳、普宁、海丰、陆丰等各地的大力支持下,峰德善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建,于1993年重建落成。
唐廷龙老伯讲解
邦山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他们认为,人生两件事不能等——行孝、行善。邦山一直努力落实这两点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行善方面成就显著:造桥修路,方便于民;修堤防,保平安;兴水利,防旱涝;疏通渠道,维护生态环境。在峰德善堂的引领下,建造了许许多多利于民,利于社会的工程。正如唐延龙老伯伯所说,这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是正能量,应该宣传和推广。邦山村除了历史遗迹保存特别完整外也非常重视教育。从我们参加的邦山小学“孔子像落成仪式”中,我们感受到了邦山村浓浓的尊师重教氛围,这里的村民重视教育,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彰显的贡献。
学校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全体成员合影
文、图/管理学院党支部红苗社会实践队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