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迎新日]17级小萌新,请聆听我们对你的表白~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9-18 [来源]: [浏览次数]:

金秋九月,不仅有明媚的阳光,

还有掐得出水的小鲜肉

一缕缕清风拂面而来

天空上的彩霞也渐渐晕成似醉非醉的绯红

你们是盛夏暴雨后刚刚冒出头的初笋

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的新生

2017年9月15-16日,我校迎来五千余名2017级新生。小萌新们左手拿着录取通知书,右手提着沉重的行李,眼角眉宇间都掩饰不住的青涩,但丝毫遮掩不了对大学校园的好奇目光。新生们所目之处,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大学生活,为此老师、家长、师兄师姐们对小萌新们奉上真挚的建议。

中大新华记者站欢迎小萌新
 
又是一年迎新季,你想对小萌新们说什么? 听老师说 1 校团委副书记代亮老师: 小建议

“首先是宿舍关系的处理。步入大学是全新的舍友,新生们会有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需要新生们相互理解和磨合。其次是学习方面,除专业的学习要认真钻研,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的社会实践,比如参加学校记者站这种社团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在校外,也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得到锻炼的同时借此机会认识社会。而后,大学与以前的读书生涯有所不同,学习到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是基于应付考试、学分来读书。”

小寄语

“你们相较于师兄师姐来说学习、生活环境是相当优越的。学校周边非常繁华,基础设施也已经非常完善。但你们需要沉静下来,不要荒废四年的大学时光。不要当自己毕业之际,才恍然自己什么事都没干成,后悔莫及。开学之初,做一份目标清单,时刻监督着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大学毕业后,再看曾经的目标实现了多少。”

校团委副书记代亮老师接受记者采访
逸仙新华班辅导员钟周老师: 小建议

“刚踏入大学,新生们大都要面临调整,刚从高中升到大学,独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等会接踵而至,新生们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的过程中要寻找目标,让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不断地尝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参与到逸仙新华班是新生们可选择的特色发展道路。它是中大新华的特色班,平台和资源在各大高校甚至国外引进,还有上课模式等都具有创新的方式。”

逸仙新华班辅导员钟周接受记者采访
听爸妈说

“第一次来到中大新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学校环境漂亮,很舒适。我希望我的孩子在这四年里,可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专业里的、行业里的精英,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据我了解中大新华金融方面的专业都很不错,希望他能学好会计这门专业,当然除了学习之外也要多出去走走,收获到更多的社会经验。”

新生家长们接受记者采访
师兄师姐说

“了解到有一位母亲带着孩子从外省过来,早上5点多到达广州火车站,下午3点多辗转多次才来到学校,连午饭也还没来得及吃。那时候我觉得母爱真的很伟大。希望师弟师妹们在大学生活里,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也不要忘记远方父母对自己的爱,早日成仁报答父母。”

“师弟师妹们可以多关注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各种可以获取学校消息的渠道。大学生需要培养独立的人格,需要自己摸索未知的领域。当然,实在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询问师兄师姐和咨询老师。”

“快要军训了,建议师弟师妹们做好防晒工作,毕竟一白遮三丑。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大一大二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


 
各院系负责迎新的师兄师姐们
现在,到我说

“因为喜欢文学、喜欢写诗。所以钟情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希望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后,我的学识更加渊博,写诗能信手拈来。”

“师兄师姐都很热情,很认真地解答我的疑惑。学校和照片里一样,很漂亮。”

初到中大新华的小萌新

迎新前一天的滂沱大雨,为中大新华新生们开学前洗尘一番。为期两天的迎新日在学校领导、老师、迎新志愿者、新闻工作者有条不紊地工作下,圆满地结束了。2017级的新生们,正式扬起前往大学之旅的风帆。

和蔼可亲的老师们
 
为学校迎新志愿者点赞的新生家长
 
第二个家的“家长”——宿管

衷心祝愿2017级的小萌新

在中大新华的四年里

无论风雨 也要保持最初的纯真

一路高歌,一路勇敢前行

相逢最好的自己

邂逅最美的韶华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 | 黎佩欣 严静贤
图 | 李莎鑫 张家骥 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