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科技月系列活动]美国圣约翰大学杨冬华副教授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5-16 [来源]: [浏览次数]:

5月15日,美国圣约翰大学杨冬华副教授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我校校长王庭槐、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处长张玲、药学院副院长张素中、药学院和学科与科技管理处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王庭槐校长主持。

王庭槐校长主持会议

会议上,张素中副院长汇报了芪术蚤复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她从研究背景与意义、实施方案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我校老师与杨冬华副教授在实验设计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杨冬华副教授严谨的科学态度、新颖的研究思路给在座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多位老师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杨冬华副教授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现场气氛极为活跃。杨冬华副教授提出,在课堂上老师多提问,多互动,鼓励同学们针对某个课题,课下进行调研,课上进行汇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最后,杨冬华副教授和各位老师分享了发表文章的经验和技巧,老师们均表示受益匪浅。

张素中副院长做汇报
杨冬华副教授分享发表文章的经验和技巧

王庭槐校长表示,此类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是对我校“学术强校、质量立校”发展方略的有力践行,对我校在药学领域深入拓展更多科研合作、药学国际教育合作以及药学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杨冬华简介:

杨冬华副教授, 1987年获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全英教学本科学位,1990年获中山医科大学生理学硕士学位,1997 年获日本鹿儿岛大学(Kagoshima University)医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日本鹿儿岛大学任讲师,2000 年到美国 Fox Chase 肿瘤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为 Fox Chase 肿瘤中心研究助理教授,主管该中心生物标本库组织病理研究服务。现为美国St. John’s University副教授。

杨冬华副教授一直致力于免疫组织化学(IHC) 染色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她利用IHC 技术阐明胚胎发育, 组织器官发育及疾病发展,以及肿瘤发生相关信息传导通路的分子改变,发表多篇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PNAS, Development, Am. J. Path., JBC等高影响因子论文60多篇,现任30多个杂志的审稿人,在Novel Targets and Biomarkers in Solid Tumors杂志有自己的专栏。杨冬华副教授是免疫组织化学(IHC) 领域的著名专家。近年来,利用新的IHC全自动定量技术(AQUA),致力于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供稿
文/王丽丽
图/黄要武 吴丹莹
审校|张玲 吴丹莹
责编|杨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