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交流会于格物楼②B501室召开。经贸学院袁持平院长、周开国副院长、国贸专业学科带头人陈万灵教授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张才华老师主持。
会上,袁持平院长首先强调经贸学院今年的工作重心为“科研兴院,学术强院”,并介绍了经贸学院项目申报现况,表示本次交流会的召开旨在鼓励国贸专业中青年教师多进行项目申报,争取在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发展方面有新的突破。接着,袁持平介绍现阶段经贸学院获批项目情况,他强调申报重大项目,应以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同时重视平台组建、团队建设。最后,袁持平介绍了广东省重点学科《公共管理》项目(在研)的五大核心模块以及项目打造“一网四库”(在建)的情况。袁持平表示,目前金融工程专业申报的项目已有进展,希望国贸专业教师再接再厉,多出成果。
袁持平院长介绍经贸学院项目情况并提出申报建议
陈万灵教授针对项目申报书的撰写提出了专业意见。他首先提出目前项目申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选题不够精准;二是申报书的结构不够完整;三是理论基础不足。接着,陈万灵提出了几点科学的可行性建议,一要阅读大量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才能斟酌出较好的方向和题目;二是申报书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应归纳、罗列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具体评述;三是“研究内容”部分应更详细;四是申报人要展示近期研究成果,团队成员以5-6人优势互补为最佳。
陈万灵教授针对项目申报书的撰写提出了专业意见
副院长周开国教授对申报项目也提出了建议。周开国鼓励老师们要树立信心,打消顾虑,同时充分准备,勇于尝试,积极申报。周开国提出应挖掘出申报书中某些方面的闪光点、创新点,以此提高申报成功率。
周开国副院长对申报项目提出建议
苏海洋老师分享了申报项目的成功经验,他分别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总体框架以及研究方法与计划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申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成功要素。三位专家也进行了认可和现场点评。
孙慧卿和廖倩老师提出了填写申报书的一系列疑惑。几位教授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陈万灵教授提出选题意见,应聚焦某一问题和角度,防止题目范围过大。周开国教授指出选择话题的重要性,应明确需解决什么问题。袁持平教授强调确定选题的前提是要充分阅读文献,尤其要注意文献来源的刊物级别会直接影响大家对前沿问题的把握,因此大家要做好文献积累后再提炼题目。
国贸专业教师苏海洋(左)、孙慧卿(中)、廖倩(右)进行分享和交流
最后,陈万灵教授指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寻找相关的模型和大数据的资料相对有些难度,建议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大数据调查去寻找接近事实的真相,从而为理论提供支持。
本次科研项目申报交流会为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科研工作经验的平台。会上充分的交流、热烈的讨论使在座教师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国际贸易专业老师申报科研课题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为日后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增长了经贸学院教师个人的科研经验,同时也为来年学院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交流会现场
经济与贸易学院供稿
文/胡晓玲 王艾嘉 杨梓源
图/胡晓玲 王艾嘉
审校|袁持平
责编|杨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