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三下乡]石都筑梦,为爱前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7-30 [来源]: [浏览次数]:

青年追求理想是青春里最美的身影,比如当今的支教大学生。他们从高等学府、现代城市一头扎进黄土大山、边陲小镇,耐住寂寞、攻坚奋斗、走进善良好学的孩子们中间,他们的青春,因为传递教育的温暖而充满光辉。

改变,也许是支教青年们的代表词。他们擦亮孩子们懵懂的双眼,让孩子们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也悄然发生改变,让温暖与希望的种子,在祖国的最艰苦、最贫穷的地方,扎根,萌发,生长,同时也让支教青年们躁动的青春开始慢慢沉淀下来,在奉献中看清自己的人生之路。

7月16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榕树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我队”)13名成员秉承“志愿于心,服务于行”的宗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在指导老师吴桂玲带领下,前往广东省云浮市安塘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4天以支教为主、调研为辅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队伍和安塘中心小学合影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西部,是广东省唯一一个五线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农村家庭孩子的义务教育,但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又因地区贫富差距大、学校分散造成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地学生“上学难”,素质教育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以安塘中心小学为例,其生源较多来自于乡镇,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学校开设的课程暂时无法充分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优化教育成效远远不足以改善当前教育状况。

这里的许多孩子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爱护,性格叛逆、学习懈怠,不认真听讲、不按时交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队主动地与地方沟通,与安塘中心小学校长取得联系,进一步明确实践服务的内容,希望通过开展支教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对当地教育进行援助。本次支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设置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课程,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为当地孩子注入乐观向学的教育活力。

支教,是心灵对生命的厚重允诺,榕树社会实践队让温暖的种子生根发芽。7月17日,榕树社会实践队在安塘中心小学举行了本次支教活动的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中,安塘中心小学校长冯艳艳和我队指导老师吴桂玲分别发表致辞,随后队员们各自对所教课程进行简单介绍。校长对我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期待我队与学生们在支教活动过程中的精彩表现。

安塘中心小学冯艳艳校长发言

本次支教活动课程主要分为国学课程、特色专题课程、实用课程和兴趣课程四大部分,其中国学课包括经典传诵(诗词与朗诵课)、通古博今(趣味古汉字、句读课)、婉婉有仪(礼仪课)、龙飞凤舞(书法课);实用课程包括妙笔生花(写作课)、能说会道(演讲与口才课)、(十)食全(十)食美(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兴趣课程包括仲夏律动(舞蹈课、音乐课)、强身健体(体育课)、奇思创绘(美术手工课)等;特色专题课包括云浮传统文化专题、素质拓展等。除此之外,还有班会课、课业辅导课、每天早上设置晨读、太极拳晨练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趣生动。

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实践队结合实践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按年级将学生分划为乐学班和筑梦班(二、三年级为乐学班,四、五年级为筑梦班)。队员针对大小班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开展切合实际的支教课程。两个班的授课内容深浅不一,这保证了能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支教内容。

【国学课程】

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学是我们的国粹,是历代圣贤的文化结晶。我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设国学课程,鼓励学生快乐学国学,使学生汲取古代文化的有益精髓,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同时让更多的学生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埋下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种子。

国学经典课堂
【特色专题课程】

如今迎来大数据时代,外来文化很容易通过网络占据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而对家乡传统文化深入了解的学生寥寥无几。云浮安塘中心小学的学生大多是云浮本地人,为使学生更了解自己家乡历史,我队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为目的,开设特色专题课程,唤醒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用家乡文化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净土。

【实用课程】

传统课堂能够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为祖国的未来建设作出贡献。在支教中学生学习实用类课程,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提高自主生活能力,为学生个人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支教队员们和学生在课堂进行互动
【兴趣课程】

知识信息时代不仅要求学生要充分掌握课堂文化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队开设兴趣课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

课堂掠影

7月28日,本次支教活动顺利结课。榕树社会实践队为学生们举办了成果展览、文艺汇演和游园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加。学生们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各施才艺,展现自我,收获更多知识,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并从中得到快乐。精彩的成果汇演是对我们最好的反馈,也是孩子们整个支教期间所学所得最好的展现。家长们欣赏学生的作品和文艺汇演后,纷纷赞叹不已。

最后的游园活动在愉快温馨的气氛中结束,为我队此次为期两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支教过程中,饮食不习惯、语言不通、通信不畅等问题,让队员们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安塘中心小学与学生家长们对我队此次支教活动的支持和认可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衷心祝愿安塘中心小学越办越好,希望学生们能在本次支教活动中都能够收获知识,收获快乐,茁壮成长!

游园会活动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支教长路漫漫,唯有踏实行走,莫忘初心,才能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我队开展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乐学乐教”主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老师们在快乐中教学。我队通过开展四大类型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我队队员提供一个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机会,增强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据悉,云浮市列入了“广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简称“山区计划”),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让队员们在行走中不断思考,深入了解“山区计划”,服务山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意志品质,为缓解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结构性短缺的局面,提高当地教育教学水平奉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中国语言文学系榕树社会实践队供稿
文/黄紫晴
图/榕树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吴桂玲
责编|杨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