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2018级新生深入了解中文系,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中文系于9月10日上午在东莞校区定静楼②A602召开专业介绍会。此次大会,中文系宋俊华主任、夏茵英常务副主任、李铭建副主任等嘉宾应邀出席,中文系全体专职教师及2018级新生共同参与。会议由系党总支杨帮琰副书记主持。
参会师生认真听讲
会上,宋俊华主任首先阐述中文系的专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目前专业已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向,即地方服务人才、中小学教育人才和高层次中文研究人才。他提出,务实创新、儒雅气质和国家情怀应是整个中大新华中文人的精神追求,并且给予新生“八字”:固本强基,应用创新。他希望中文系学子不忘初心,不断去扎实自己的中文基础。
宋主任寄语新生:“新生要有工匠精神,但不要为匠气所缚,也要有人文情怀;同时要多读书,但也不能死读书。”指出中文系目前要有创新精神,但也不要盲目创新、信口开河。
宋俊华主任给同学们介绍专业总体情况
夏茵英常务副主任对中文系人才培养的定位作了说明,解答了“怎样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中文人才”的问题,并介绍了中文系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内容。她强调,我们应当要选好我们的课,学好我们的课,最好在大三之前把学分修够,以保证顺利毕业。
夏茵英常务副主任勉励新生要好好学习
李铭建副主任为新生讲解了社会调研之于本科培养的重要性。他言简意赅地对当地文化作了介绍,让新生对麻涌文化底蕴之深厚有所了解。他还鼓励大家积极去做调查,并总结出学好专业所需要的四个能力:综合、分析、说服和协调能力。总的来说,有“七个字”:能写、会说、懂礼仪。
李铭建副主任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调研
三位主任发言完毕后,杨帮琰副书记说到:“既然同学们选择了这个专业,无论初衷是什么,进来了就尝试热爱它吧!”此外,他还谈到就业方向的选择对于学生自身培养的重要性。从以往数据上看,中文系学生选择教师职业为多,但不管以往如何,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如此才不会有后悔之意。总之,就业关乎到能力、技能和经验,三者缺一不可;并毫不留情地指出: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以后无论是在什么类型的单位,做什么岗位,“写”是我们终身受益的“烙印”!
系党总支杨帮琰副书记介绍专业就业情况
最后,由2018级新生代表吴其轩同学发表演讲。他的演讲也许是在座同学的心声:演讲里有对大学的迷茫,也有敲碎迷茫那一刻的欣喜;有选择中文专业的来由,也有对中文专业未来去向的感想。大学,一个全新起点,一个十字路口中心,“我将往哪里去”这个问题是他个人的感悟,也引起了很多新生的思考。
2018级新生代表吴其轩同学作演讲
加入中文系,也许是源于对语言的热爱,或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但不管如何,我们祝愿新生们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提升自我,在文学中净化心灵,不断成长。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黄祖儿
图/杨帮琰
审校|李洁玲 杨帮琰
责编|钟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