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2020年度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认定结果,我校《审计学》《护理学基础》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英汉汉英交替传译(数字口译)》《健康心理学(职业与健康)》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
我校入选省2020年度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名单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审计学 |
幸倞 |
2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护理学基础 |
王秀岚 |
3 |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
英汉汉英交替传译(数字口译) |
高平 |
4 |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
健康心理学(职业与健康) |
陈静静 |
我校始终坚持“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办学方略,持续推进和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着力提升教师线上线下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质量与水平。
本次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认定为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的共有391个,其中示范团队83个,示范课程160门,示范课堂148个。
入选示范课程、示范课堂的建设情况如下: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审计学》
面向专业: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一、课程的主要特色及亮点
(一)“三结合”的设计思路创新
1、思想政治与审计业务紧密结合
审计业务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与政治思想关系密切。如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舞弊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党和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等,都涉及到审计者和被审计单位治理层与管理层的思想觉悟、社会责任与为公之心。
2、思想政治与审计职业道德紧密结合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规范,强化诚信意识,强调开展审计工作应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
3、思想政治与审计方法紧密结合
本课程不仅强调道德约束,而且更强调依法实施审计,遵纪守法,把好纪律关,遵循实事求是精神,坚决抵制道德不端与行为失范,做到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二)“四式四法”,特色鲜明
1、讲授课程关键知识点时结合思政采用嵌入式;
2、讲授课程难点时结合思政采用导入式;
3、在课程理论过渡到实务时结合思政采用衔接式;
4、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思政,灵活利用前期自主建设完工的混合式教学资源库,采用链接式,充分链接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实施教学方案。
以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法和案例分析法贯穿课程始终,充分体现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灵活应用现代混合式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的亮点在于采用MOOC+SPOC模式下的混合式案例教学法。通过在教学环节设计并实施混合式思政案例教学,把思政案例及专业案例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可自由组合在线教育平台的功能与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审计学》课程思政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师资力量较强,如《审计学》课程团队曾荣获2019年全国高校第一届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团队成员彭俊英老师在2020年荣获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三等奖。课程团队的师资力量支撑本课程灵活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校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显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评价
(一)同行专家或社会评价
2020年9月,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高香林教授与课程任课教师幸倞及团队成员交流后认为,本团队开设的《审计学》在课程思政上有三个创新:
一是教学理念创新。该课程定位明确,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中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前期结合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初步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法。
二是教学团队创新。该课程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的课程思政团队,课程思政团队成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团队教师任务分工合理,具有打造《审计学》课程思政“金课”的能力与实力。
三是教学方法创新。“四式四法”特色鲜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巧妙地运用思政案例和专业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润物细无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为现阶段民办院校的本科教育思政教学提供实践样板,为未来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可供参考的范例。
(二)校内评价
学校督导陈云宏教授认为,《审计学》利用蓝墨云班平台创建教学资源完整,通过建立一套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资源来支撑教学实施。督导陈云宏教授听了陈艳芬老师的授课后,评价任课教师“授课认真,讲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时重点突出,例证恰当,充满哲理,积极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引领同学开阔视野,深度思考”,“在线测试进一步夯实理论知识,讨论答疑互动环节安排合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该课程在2019学年第1学期全校课程排名中位列第一,平均分95分,学校质评优秀;课程团队成员网上学生评教平均成绩也居于会计学院前列。
课程前期学生培养成效显著。如15级审计班的温永铭毕业前就被提前录用到天职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分所,后成功考取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成为一名业务骨干;15级审计班的王蕾披荆斩棘顺利通过严苛的国际竞争,考取新加坡航空公司,生动践行了“三个面向”的教育理念;在2019全国研究生统考中,会计学院共有18名毕业生成功通过,其中16级审计班的蒋昆伯顺利考取广东财经大学并获得“中博”奖学金;在2020西部计划选拔考试中,16级审计班的周杞莹同学由于出色的审计操作技术和缜密的批判性逻辑思维,笔试成绩优良,面试成功,顺利通过考试任职新疆伽师县审计局服务国家和边疆经济建设。
因此,该课程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成果,可复制、可推广,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教学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护理学基础》
面向专业:护理学
一、课程的主要特色及亮点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将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现代整体护理观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有机地融入学科系统知识中,并在各项护理基本技术中加以运用,为学生提供从事临床护理实践中各个护理工作领域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具有奠基的作用。本课程的特色与亮点: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整合: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强化“医者仁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教育中真正落实和强调人文关怀,协助学生树立职业荣誉感和规范职业道德修养。
(2)融入并实现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融入“红色”护理 前辈的事迹,在授课过程中讲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26名护理校友驰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线的事迹,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学习榜样精神,规范自身行为。
(3)引导性与自主性教育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实现有机结合,通过理论课学习后,指导学生课后自主观看基础护理临床技能操作教学视频,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临床思维。
(4)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相协调:在注重临床护理技能基础训练的同时,开展特色性感恩教育和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发掘身边的美好事物,树立专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爱与奉献的精神,注重学生的人格、专业和社会发展。
二、课程评价
(一)同行专家或社会评价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规律的在教学过程环节中融入思政因素。此教学模式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护理学院12届毕业生2218名毕业生,96%以上就职于省内各大综合医院,学生由于高度的专业认同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具备爱和奉献、敬业精神受到医院的肯定。
中大惠亚医院护士长夏冬梅:新华学生工作态度端正,理论扎实,护理技能熟练,经过临床实习培养后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毕业后可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中大五院护理部副主任陶红梅:新华学生专业认可度高,热爱自己的专业,务实、勤奋,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深受临床的欢迎。
汕大附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应文娟:新华学生适应性较强,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强,团队协作精神好。
中大附三粤东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玉:新华学生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能力、纪律性强,具有敬业精神。
医院患者予新华学生黄裕韬同学的感谢信中曾提到:该护士鞍前马后、关怀照顾,从精神上缓解了我的痛苦,清除了我家人的焦虑,尽职尽责,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二)校内评价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开设至今已15期,教学成效受到了学校、院系的肯定和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1)课程获院级和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012年立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4年被立项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2018年顺利结题,精心打磨的课程网站对外开放,网上点击量达21303次,线上师生讨论热烈,受到学生、护理同行、专家督导的一致好评。
(2)学校、院系整体评价高:在2018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首届教师授课竞赛中,本课程获得理工医学组一等奖。学校对本门课程的评价颇高,认为本门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由于本门课程的有效开展,学生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认识到护士树立奉献、救死扶伤精神的重要性。
(3)学生整体评价反响热烈:在历年的学生网上评教中,本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评教所得分均在93.5分以上,位列学院教师评教的前列;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帮助初步了解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内行,掌握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课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相关的护理理论和技能,形象而深刻地理解了护理学专业的职责、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要求,对后续的专业学习及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英汉汉英交替传译》
面向专业:英语专业
一、课堂的主要特色及亮点
1.目标明确:通过本课堂教学,学生能掌握数字口译基本技巧,提高数字转换速度,能灵活运用有关于数字趋势、总和等表达。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和选材均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2.设计合理: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通过慕课和微课学习数字口译技巧;课堂从对话式答疑开始,回答学生课前预习时碰到的难题;然后过渡到纯数字练习,夯实学生纯数字口译的基础,提高准确度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之后进入到专题口译训练——美国新冠疫情最新情况报道。从纯数字口译到段落听译,中美两国疫情和抗疫措施对比讨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字口译的兴趣,最终掌握数字口译技巧,并通过预设的练习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达到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目的。
3.选材恰当:诚然,口译材料为近期美国VOA的新闻报道,一方面有利于紧密对接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络,开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政教育;另一方面紧跟时事的材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预先辩证地分析好教学材料,调动好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道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思政教育与技能训练融合:本节课口译材料来自VOA新闻报道,口译高强度的听译训练可以让学生对材料中的疫情信息有深刻、准确的记忆和理解;使得思政教育既不枯燥,又有较强的直观性。在课程导入、语段听译讨论、总结归纳等环节均自然而然地融入科学思维方法、爱国情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把这些立德树人的内容与技能性口译教学活动有机地衔接为一体。
二、课堂评价
校内专家、同行专家及学生分别从教师能力、课堂设计和教学效果三方面对该思政示范课堂做出了较高评价。
关于教师能力:主讲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口译经验和授课经验丰富,讲课条理清晰,循序渐进。
关于课堂设计:课堂设计科学合理,生动活泼,与学生积极互动,幽默有趣,学习氛围良好;思政教育在课堂活动和课堂环节中与课堂教学自然、紧密融合。
关于教学效果:教师通过精心的训练选材和课堂活动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口译技能学习中,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预期课堂教学效果和思政教育目的。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健康心理学》
面向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
一、课堂的主要特色及亮点
课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现场调查法、讨论法、竞赛法和演示法等,一方面讲授课本知识,一方面通过案例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培养集体荣誉感、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奋力拼搏的职场意志,随着职场环境的变化学会调节心理预期预防职业倦怠和预防职业病。
1.案例引入贴切妥当,案例多样化,既有电影情节,也有实际企业和高校实景,既有讲解案例也有视频案例,巧妙而且较全面地引入了思政内容,不突兀。
2.礼仪内容的设计和教师本身塑造的健康的职业形象展示,让学生对职业健康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另外通过个性化的指导,让学生清晰了自身职业形象的定位,摒弃不良的形象,树立阳光自信的职场形象,通过职场社交礼仪规则的讲解以及现场展示考核,让学生掌握了人际沟通的礼仪规范,知礼行礼,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课堂评价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维清教授:该门教程内容详实,课堂活跃,教师设计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印象深刻,案例引入得当。思政内容融入合理,对健康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努力。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林爱华副教授认为,该教师的授课方法丰富使用得当,让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课程建设思路清晰,思政内容融入得当,做到立德树人,德才兼修,分类指导,特色建设,并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广州新华学院健康学院、教务处及听课老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学生对教师的仪态、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掌握程度和师生关系做出了肯定的评价,认为教师授课态度认真,形象良好,授课内容丰富,重点清晰,难点讲解清楚。案例引用得当、情景模拟贴近生活,教学方法新颖有趣,学生体会良好,对生活具有实际作用,特别是未来职场工作方面。
教务处供稿
文字整理/柳爽
审校|刘琰琳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