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音乐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音乐教育发展,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接共赢,12月13日,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广州新华学院协办,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承办的广州新华学院与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校外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及陈文娟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暨广州市第十六周音乐教研·艺术多元融合课堂展示交流研讨活动在新港小学举行,并同步在线直播。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学科带头人王朝霞,正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育工作专家陈文娟莅临现场,由音乐系直属党支部书记郝大微、副书记童秀萍带领的100名音乐系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校长温丽珍、副校长程雄芳以及音乐科组全体教师为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以乐为藤,编织育师摇篮

广州新华学院与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举行校外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温丽珍校长致辞
温丽珍在致辞中对广州新华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表示,新港小学秉承“旭日东升、逐日行远”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践行格物致知,追求至善至美。她期待与广州新华学院在未来的合作中,充分发挥双方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科研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助力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双方的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在热烈的气氛中,在场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一同为广州新华学院与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校外实践基地揭牌。
以乐为纽,借乐声传乐情

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2020级学生吴敏的公开课《雪绒花》

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林绮敏老师的公开课《小小鲤鱼粉红鳃》
公开课环节,本学期在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实习的音乐系2020级学生吴敏同学,现场教唱歌曲《雪绒花》,带领新港小学的学生们感受乐曲的节拍、结构、情感,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学中得。
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林绮敏老师和四年级的同学们带来《小小鲤鱼粉红鳃》公开课。她将江苏方言的教学作为切入点,运用口传心授的方法为孩子们创设了一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民族音乐教唱课。

王朝霞教授评课

陈文娟老师评课
评课环节,王朝霞代表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对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表示感谢。她表示,音乐学科的教学要“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还要通过多种方法检验学生所学,以达到“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陈文娟老师在评课中提到,教师要重视培养聆听的习惯,同时要注重课前五分钟的基础训练,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夯实基础。两位专家对吴敏、林绮敏老师带来的精彩公开课表示肯定。
以乐为阶,播撒育美星光

张丽茜老师作“扬扶胥古埠之帆 谱多元育美乐章”主题讲座

童秀萍老师指挥合唱团演唱《爱无限》
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德育处副主任、音乐科组长张丽茜老师以《扬扶胥古埠之帆 谱多元育美乐章》为题,从音乐教学成果、艺术社团建设、美育特色活动以及教师的个人成长等方面,对音乐科组和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介绍。
讲座后,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的艺术社团带来精彩展演。其中,在音乐系童秀萍老师的指挥下,合唱团的孩子们与音乐系的同学们一起合唱《爱无限》,寓意“新·新”相印,爱意无限。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广州新华学院学子将所学所思应用到实际课堂上提供历练平台,有助于他们美育教育经验的积累,教育理想的树立,学习热情的提升,促进成长成才。未来,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将与新港小学携手共进,切实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同谱写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事业的嘹亮乐章。

合影
【实践基地简介】
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创办于1978年,2005年11月1日起由黄埔区政府接管,现为一所集团式公办学校。学校致力于打造“崇真”“上善”“达美”的校风,以“诚于信、博于学、健于体、灵于艺”为育人目标。其中,音乐科在学校“灵于艺”特色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培育乐学活用的音乐课堂,打造多元化、普及化的美育团队,开展丰富鲜活的美育活动。音乐科组获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特别在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硕果累累。
音乐系供稿
文/王雪莹(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李之怡
图/田明哲(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
审校|郝大微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