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2023三下乡|“扬法远航”社会实践队:洞察乡村法治建设之道,浸润基层群众守法心田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8-04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强化青年责任担当,2023年暑假,广州新华学院开展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0支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贴合乡村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层贡献“新华力量”。

为了响应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号召,推动基层普法工作的开展,助力乡村法治建设,7月6日至18日,广州新华学院“扬法远航”社会实践队前往梅州市兴宁市黄槐镇,开展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法治建设的困境及纾困对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研黄槐镇的法治现状,针对其普法工作不足之处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青年力量和新生活力。

入户走访,探寻基层法治工作现况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为实地了解黄槐镇的普法程度,摸清群众对法律的了解情况,实践队分小组向街道中心和周围村落进行入户走访和调查问卷的发放。

实践队员入户调查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人数较多,大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大部分村民仍以“情理”解决生活纠纷,法制观念不强,难以依法维权。实践队员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项问题,同时也用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协助村民完成了调查问卷的填写。

实践队员在发放纸质问卷的同时,也同步开展线上调研。通过扫码填写问卷以及公众号法律科普知识的推送,让群众以多样化的形式配合实践队的调研工作,为普法宣传等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实地访谈,为基层法治建言献策

实践队联系了黄槐镇政府和司法所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当地司法宣传方式和乡村法制建设的工作状况。黄槐镇党委委员黄金兰在采访中提到,青年人应当利用所学所思所悟,为社会干实事,同时鼓励青年人在当下多经历、多积累、多奋斗。

实践队员访谈黄槐镇党委委员黄金兰女士

基层普法工作首先要创设和谐的普法环境,这一点在与王晓珍所长的访谈中被屡次提及。黄槐镇当地的历史情况较为复杂,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以及基层人员经验不足,造就了司法工作开展困难的现状。司法所针对这些薄弱点,积极推进与当地律所等法律机构的合作,实施“一村一律师”的驻村律师制度,鼓励群众与驻村律师多方沟通,共同商讨,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遗留纠纷,致力以“法治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黄槐镇的法治化建设。

黄槐镇司法所王晓珍所长接受实践队成员采访

定点宣传,筑牢基层群众用法之基

前期调研工作的开展,使实践队员更加熟悉当地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为定点普法宣传工作明确了方向。为更好地开展此次宣传活动,实践队员进行了海报的张贴以及横幅的悬挂,使来往群众通晓普法主题。实践队还印发了写有相关法律知识和案例的宣传单和宣传扇子,提升宣传效果。

实践队成员向群众介绍宣传手册普法内容

根据前期收集的各项问卷信息,实践队员向来往群众介绍土地承包、工资拖欠、婚姻家庭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法律知识和条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民法典》《劳动法》等多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典,为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供帮助。

实践队成员借助此次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阐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配合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宣传工作,努力让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齐走法治思想道,携手共建懂法乡。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法远航”社会实践队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实践队成员运用专业知识,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基层建设现状思考法治乡村建设的未来之路。

“扬法远航”社会实践队合影

“扬法远航”社会实践队供稿

文/黄思妍

图/“扬法远航”社会实践队

审校|杨紫博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