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新华微眼·第五十二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7-30 [来源]: [浏览次数]:

三月,金柳池畔生出簇簇新绿,柳芽里的生命呼之欲出,装点着缓缓流淌的金柳池。

我独自在湖边徘徊,碰巧遇见一群青春活泼的女孩子,她们手持相机,走走停停,在这春意盎然的湖边谈笑风生,像一群观赏春光的小麻雀。我默默地看着她们欢快的背影,温柔的阳光恰到好处地洒在她们那洁白衬衫和百褶短裙上,远远看去,构成了她们校园青春的最好注脚,就连她们走过的空气都弥漫着香甜的味道。

真好啊!我一遍又一遍在心中感叹!这就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吧,她们的课堂设在了大自然,设在了有说有笑的欢乐中,她们的生活大概是充满了诗和远方吧。相较于她们,就读会计专业的我,大概只有在教室闷闷不乐的空气中迷迷糊糊地“啃”着会计分录的份儿吧。

我灰心地低下了头。一瞬间,我的脑海里飘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会计了,我好想与她们共赏春色,好想成为她们的一员啊……

其实与我看到的春花无关,也与那群网新的女孩子无关。接触会计之后,这个念想就已经时不时地在心里响起。可我也担忧,会计学是慎重思考后才选择的、觉得万无一失的专业;我甚至还拍着胸膛保证过:“我肯定能学好”。如今,要我亲自推翻这一切,我又感到难以接受……

于是,我陷入了非常长时间的心理抗争。

我和朋友抱怨,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我向往的是自由、不受约束的课堂。渐渐地,我开始抗拒上课,不在乎成绩,甚至向身边的人发泄我的沮丧与自暴自弃,说四年之后,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因为我认为,我喜欢做的,一直都没有机会做。

怀着对网新的向往,在某个下午,我点开了辅导员老师“迪姐”的对话框,缓缓打出:“迪姐,您有时间嘛?我想和您聊聊。”

那段时间,我常常独自在校道徘徊

在行政楼下的金柳池畔,我徘徊了很久。

阳光从云朵的缝隙中探出头来,为池畔的柳树笼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柳条随风起舞,为新华校园增添了些许灵动。嫩绿的柳叶芽儿随风舒展,在春日的微风中摇曳着,撩拨着我躁动不安的心。我不禁出了神,似乎看到这幅美景定格在我相机里的样子,似乎看到了我用精美的文字,努力描写着它万分之一的美。

终于,我鼓起勇气,敲开了办公室的门。

“来啦?我们出去聊吧!”迪姐搭着我的肩膀领着我走出办公室。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隐约的梨涡和弯弯的眉眼温婉又亲切,一如校园里灿烂盛放的木棉。

“你为什么想要转专业呢?”

“其实……我内心挣扎了很久了。”

“高考后,我迷迷糊糊地选择了会计学,但学着学着,我发现我好像没那么喜欢会计。我看到了会计行业巨大的竞争压力,我能预想到自己将来会陷入疯狂刷题、不停地追求一个又一个证书的生活;我也看到了我将来日复一日埋头于处理大量数据的枯燥的工作日常;我害怕就算我竭尽全力,也只能永远处在财务工作金字塔的最底层,同时日日夜夜焦虑着自己会否被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所取代……”像是被按下了某个开关键,我一股脑地将心中对会计专业的不满倾吐出来,尽诉这些日子里它“折磨”我的“罪状”。

不知不觉,我们又走回了池边。天气已经不同于我刚来时的样子,太阳眯起眼睛躲进了云层里,风也不似刚才温柔,拍打得柳条簌簌作响。

我早已无暇顾及眼前的风景,一心只想马上转入我喜欢的专业:“其实,我感觉和会计专业相比,我更适合网络与新媒体,那种执笔抒情、扛着相机完成期末考的生活,就是我的理想生活。”

“那,为什么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呢?”迪姐问。

像是抓到了那根关键的“稻草”,我开始滔滔不绝地向迪姐描绘我对于新媒体世界的美好愿景:“写作是我的爱好,在初中读过柴静的《看见》,我看到了手握相机的新媒体从业者,用镜头语言为人们重构存在的世界;我向往她们那种日新月异的生活;我感叹她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所以我也想加入新媒体行业,用语言和镜头表达我的看见与感悟!”

迪姐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微笑地倾听着,并不时点头回应。

抓住我停顿的间隙,迪姐打断了我的话:“那,转入新媒体专业之后,就真的没有困难了吗?”

我愣住了,这是我从没有想过的问题。脑袋里咕嘟咕嘟冒出的粉红泡泡,构筑成梦想中城堡的忙碌场景忽然断带了。“啪啪啪……”美好幻想一个接着一个开始破裂。

我赶忙辩解,但变得支支吾吾起来:“即使再有什么困难……也可以靠我的热爱去克服的吧……”我下意识扭过头去,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真的吗?也许你当初选择会计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你也学了快一年的会计了,你心目中对会计这个行业的理解是什么呢?”

“呃,无非就是做账,然后……” 我竭力摆出一副镇定的样子,可嘴巴已不受我支配。

“你先回去再好好想想,有了答案,随时都可以来找我。”迪姐依旧温柔而包容地笑着。

我和“网络与新媒体”的距离,如一网之隔,可望而不可即

告别迪姐后,我沿着金柳池走回宿舍。

忽然,刮起了大风,厚重的云团朝这边卷来。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池边的柳条胡乱地被雨水抽打,在风中狂舞,甚至被搅成了一团,像我的千万愁绪,剪不断,理还乱。风雨中,我竭力把控住手中的伞,可狂风依旧将我的头发吹得凌乱。

我有些郁闷,想说的话被迪姐堵在了喉咙。甚至有些抱怨,觉得迪姐还没听完我对于网新的美好规划,她似乎就不太支持我从会计这个“天坑”专业逃出去。更让我觉得难过的是,我第一次发现,所谓的“我喜欢并向往”的专业,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晰。

我喜欢网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新不需要和任何人比那些“死板”的证书,不需要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也没有那些让我抓耳挠腮的会计分录、凭证编制。难道,我以为的“我喜欢”,只是因为它恰巧没有我所讨厌的特性吗?那我究竟是喜欢它的什么呢?

“讨厌会计”是我一直以来坚定而执拗的想法,似乎逃离了会计就找到了人生的出口。但现在我发现,这个出口外的风景,似乎不一定如我所想。甚至,我又走到了另一个围城里面。可我也不得不承认,因为过多的消极和懈怠,我其实还未形成对会计学的真正的认知。

我的日记摘段

“思考得怎么样了?有答案了吗?”

看到弹出的微信窗口,没想到是她——我还以为在那次谈话结束后,迪姐就忘记了。

“不是我不听你对未来的计划,而是我知道,大部分想要转专业的孩子,都是有些浮躁和一时冲动。真正客观的比较,应该是把事物的利弊面公平地进行比对,可在你的描述里,全是会计专业的消极面和网新的积极面。在这种情况下,你所热爱的,或许只是对这个专业的想象。”

“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比如艺术的浪漫,自媒体的自由,但却不了解它们背后的辛酸……”

是啊,我一直说喜欢新媒体,但其实,我又了解多少呢?又做了什么呢?

我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在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上,抱怨这不是我想要的,哭着说“我不喜欢”,不愿意在本专业的方向上用心钻研;却又怠于了解我所谓“喜欢”的专业,认真思考选择的后果。

动动嘴皮抱怨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美其名曰我不适合,然后信誓旦旦地告诉大家如果走另一条路,我会走得更潇洒自如。到头来只是不断羡慕别人的好,却从未想过我内心真正的问题从不是“我不喜欢”,而是“我想逃避”。

“没有尝试过的‘不喜欢’,也都是你的想象罢了。”

和迪姐之间简单的对话,没有任何一条发人深省的道理,却让我羞愧至今。

我仿佛看到,有一个脑袋空空、一脸茫然的小女孩,总是独自在校道上郁闷地徘徊。月光下,柳影摇曳,临风起舞,她的背影单薄又无助。此时,迪姐搭着她的肩,轻声说道:“别怕困难,也别冲动。”

心理课堂上,老师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假如生命中有一颗黑点,我会……”

九月,金柳池畔的柳条已经坚挺了许多,不再是从前崭新的嫩绿,而是似青松的深绿。柳条柔软坚韧,随着拂来微风,涤荡人的心灵。

学校又迎来一批新的同学们,我看到校道上竖着一个牌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报道点”。我微微一笑,大步地向前走。此刻,我正赶着回宿舍完成我作为新媒体实习生的工作……

诶,别误会,我还是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

而我,也依然保持着写作的爱好,依旧坚持写作,持续输出。

只是迪姐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我能看得出来你是爱好写作的,我看过你的文章,确实很有意思,或许你也可以将它与你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笔头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就像一篇优秀的课程论文,绝对离不开好的写作技能的支撑,而新媒体优质内容的输出,也离不开对某个甚至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

我想,我后来的人生正是在那次和迪姐的谈话后逐渐清晰起来的。

有一次,师妹和我抱怨会计学太难了,说十分羡慕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生,小日子过得滋润又有成就感:“看见媒体在疫情中发挥的作用,我也很向往。”

我忽然觉得师妹这番话如此熟悉,我应道:“或许,是我们没看到人潮拥挤的采访现场,没试过一天被十几个受访者拒绝,没经历过辛苦撰稿却被连连毙稿,才会爱上这个专业的‘想象’罢了……”当然,我怎么忽然懂得这么多呢?因为这些都是迪姐教会我的。

后来的我,在大一下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上郑重地拟下标题:我的财经编辑梦。

再一次来到会计学院办公室见迪姐时,我已是会计学院的师姐了。她接过我手中的成绩单和奖学金申请书,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浅浅的梨涡还是那么亲切迷人……

此时,一束秋日的微光从窗台的缝隙钻了进来。我顺着光线往窗外望去,一群身着洁白长裙的女孩子扛着三脚架和相机不断变换位置,试图寻找最好的光线角度。笨重的设备让她们脸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细碎碎的光。

原来,这群欢快的“小麻雀们”也会有为课程任务抓耳挠腮的另一面,当初我对新媒体的幻想是那么的幼稚和片面……在到达最美的世界之前,我们都要走很多未知的道路,经历过很多困难。或许会困惑、迷茫、压抑,但请一定要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我还看见,金柳池边,依旧有人在驻足观望,满眼羡意地看着这些女生。我有些诧异,他们是和曾经的我一样感到迷茫了吗?

我是幸运的,在迪姐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度过了那些灰暗的日子。如今,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和所有曾驻足观望、犹豫不决的人说:不必仰望他人,坚定地走着自己选择的道路的你,就是校园中最美的风景。

毕竟,去哪都好,只要全力以赴。

窗外的柳树,早已枝繁叶茂。

就像我们,有着光明的未来。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封面

广州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图/包穗妍

责编|何宛桢

编审|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