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阅读新时代 厚植家国情主题征文活动]我读《岛上书店》​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8-21 [来源]: [浏览次数]:

我读《岛上书店》

图书馆 金智

《岛上书店》是我2020年初品读的第一本书。初识这本书还是源于2019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读书节期间,我作为广州校区参赛队伍的评委。那个时候,匆匆忙看完,即评奖学生们的演出,细想起来,的确有点遗憾。后来,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扣人心弦,我就格外期待有时间仔细品读它!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放下书本,闭上眼睛,像品尝到了一杯沁人心扉的香茗,着实让人回味。这本书描写的是一家在岛上的书店,其实关乎人性与爱。正如书店的招牌所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小小的岛上书店,串起了书中所有人物的命运故事。

小说主人公A.J.与女友妮可因为共同的阅读爱好,选择来到爱丽丝小岛开起了一家书店:“一座岛怎么能没有书店呢?”尽管书店生意一般,但两人温情未改,然而一场车祸让失去爱妻的A.J.陷入孤独之中,他任凭“把自己喝死,将生意做垮”。虽然故事的结局并不圆满,但在这个过程中,A. J.从一开始的孤寂、冷漠,到一步步敞开心扉与周遭的人亲近,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生命体验。小岛上的几个生命彼此相依,走出了各自人生的困境。书店像一个情感的纽带把一个个情节串联起来,彼此呼应,环环相扣。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砧木儿》

孤岛上唯一一家书店老板A.J.,他耽于阅读,自私、刻薄、敏感、固执,经营陷于低谷,溺于丧妻之痛,无论生活还是生意都惨淡无望,冷眼以对周遭所有事物,当唯一值钱的珍本书《砧木儿》也遭窃,内心因一连串的不幸彻底沦为荒岛。他画地为牢,等待着死亡。后来,偷书者伊斯梅卖掉书筹医药费也没能挽回A.J.。

《砧木儿》这本书的出现预示着它必将像A.J.的过去一样注定要逝去,只有过去的逝去才会有新的生机出现。这本书的出现、失窃和再次出现贯穿了整本书。每次出现都有了一个故事的结束,并伴随一个新的世界的开启。

《迟暮花开》

出版社销售代表大龄剩女阿米莉亚失恋多次,看似婚姻没有指望。一开始,她就为书店老板A.J.推荐了《迟暮花开》一书,书店老板的冷言相向,和她不恰当的推销,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就不欢而散。四年后,A.J. 偶然阅读了阿米莉亚当年推荐的《迟暮花开》,有了共同的阅读情感触动和体会,他们才打开了各自的心扉。

可以说,是对书的共同爱好,让他们最终走向彼此,互相欣赏,最终相爱成婚。《迟暮花开》,从一开始书就在那里,书没有变,它一直在那里,不离不弃,爱情围绕着这本书发展,两位主人公因为这本书而产生火花,一步步相互了解,走近彼此,成为人生伴侣,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本来没有关联的人物,因这本书走到了一起,而成为一家过着幸福生活的一家人。

《海滩一日》

玛雅是串起故事的一条温情线索。玛雅的短篇小说《海滩一日》在竞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她得到了养父的肯定,也接受了父爱。从而使她尝试去理解生母以前做出决定的心情,产生共情,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岛上书店在冥冥之中,为玛雅开启了一条通往远方的明亮的道路。

一个神秘的包裹出现在岛上书店中,一个名叫“玛雅”的两岁女婴由此闯入A. J.的生活。她打破了等待死亡的宁静。对这个弃婴的收养,意外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A. J.,玛雅成了连接他和周遭人的纽带。

可爱的玛雅是被丢弃在小岛书店的弃婴,“书店”对她而言就等同于“家”。即便随着她年岁渐长,书店不复是童年时她眼中那个大而神奇的所在,但她对书店和书依旧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阅读与写作对玛雅而言是生活乐趣的来源,更是未来人生方向的指引,让她心有所依,不再孤单。

对A. J.前妻的姐姐伊斯梅而言,书店是个令她又爱又恨的地方。一方面,她深爱的作家老公与去世的妹妹皆与书店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书店对她而言又等同于“背叛”——不断出轨的老公与再也不会回来的妹妹带给她的都是至深的伤害。玛雅出现后,她不断去帮助A. J.照顾玛雅,被迫扮演“母亲”一角,明明一心想远离书店,却无奈始终徘徊其中。在这个令她纠结痛苦的过程中,伊斯梅从对人生充满怨念,到意外遇见另一段感情,从渴望逃离书店,到最终成为书店的守护者,这戏剧性的转变也给了伊斯梅的人生另一种更好的可能,让原本打定主意孤独终老的她有了不孤单的选择。

对警长兰比亚斯而言,书店是“陪伴”。警察的职业与书店看似毫无关联,然而看不太懂深奥文学书籍的他也有自己喜欢的阅读类型。A. J.眼里不入流的悬疑侦探小说给兰比亚斯乏味的生活带来不少乐趣,更让原本对一切都没有太多看法的兰比亚斯开始用独到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光亮之处,慢慢建立起自信,敢于表达他对伊斯梅的仰慕之情。最终,这个与书店看似毫无关联的人通过书店和阅读找到了人生的乐趣,找到了挚爱的伴侣,并与伊斯梅一起成为书店最后的守护者。

略略带过的玛雅的身世也为小说的发展作了意想不到的铺垫。因为阅读而对作家产生好感,哈佛黑人女学生玛丽安·华莱士怀孕生了小玛雅,却因学业、生活和对作家的绝望而自杀,临死前,将玛雅托付给小岛书店。“我想让她长大后爱读书,想让她在一个有书本的地方长大,周围是关心这些事物的人。”这是她写给书店主人的绝笔。

A.J.给玛雅洗澡,在玛雅的请求下为她唱歌。玛雅说:“爱你。”“爱我?你还根本不了解我呢。小姑娘,你不应该如此轻易地到处抛洒你的爱。我处得挺好,挺愉快,至少对我来说,是难忘的七十二小时,但是有些人注定不会永远留在你的生命中。”然而,或许就是这声“爱你”,让孤独症患者A.J.改变了主意,收养了玛雅。这,其实对A.J.或是玛雅都是一种命运的救赎。

书店成了玛雅成长的家,阅读时时刻刻,又实实在在地在改变玛雅的人生。小玛雅住在书店楼上,下到书店有十六级台阶,每天清晨,“她坐在那里一级一级往下滑……经过那些里面没有画的书本,经过贺卡。她的手划过杂志,把放书签的旋转货架转了一下。早上好,杂志!早上好,书签!早上好,书本!早上好,书店!”这对命运起于坎坷的玛雅来说,是种多么难得的幸运!中学时,玛雅的《海滩一日》获得艾兰县中学短篇小说竞赛第三名,雅玛认为A.J.肯定对她感到失望。这时候,A.J.对她说:“我真切地知道,玛雅的《海滩一日》是由一位作家写出来的。”然后握了她的手。玛雅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句话:父亲跟我握手的那天,我知道我是一名作家。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小岛书店的存在的确让人感触良多。A. J.过世的妻子妮可曾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个地方了。”书店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卖书,对许多人而言,书店更是内心动荡时得以休憩安宁之所。不由让我想起我的大学时代,别人喜欢“泡”网吧,我却总喜欢在24小时开放的书店待上一晚,与同样晚睡或难以入睡的“流浪者”各安书店一角畅游书海,那种感觉与独自在家或图书馆的感觉完全不同,仿佛与一群志趣相投的攀登者同行,互不打扰,只是互相默默守候、陪伴。

“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所有爱书之人,心中必有爱。因为喜欢阅读,后来,我干脆攻读了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拿到了学士学位,记得那年学位论文写了很多自己的心得,被导师评了特优。是阅读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就像书中所言,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在加布瑞埃拉·泽文的笔下,A. J.这个饱览群书、对自己的阅读品味充满优越感的书店老板宛如一座孤岛,而因为养女玛雅,孤岛开始在海底触碰其他的孤岛。为了给玛雅更好的照顾,一向独来独往的他也开始与岛上的妈妈们攀谈,进她们爱看的书,吸取大家养儿育女的经验;为了让玛雅阅读,A. J.开始在书店引进一些他此前并不感兴趣的绘本;他还办起各式各样的读书会,让不同的读者各取所需。当我读到育儿的这段,就像和A. J.共同养育着自己的孩子,也比较认同作者的某些育儿观点。盼望孩子健康长大是每个父母最大的愿望,我和妻子在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孩子需要爱的呵护,更需要亲情的陪伴。

透过与人的连结,A. J.原本如孤岛般冰冷的书店渐渐有了温度,最后成为小岛居民们情感交流的好地方。A. J.本人也从自私自利、自暴自弃的孤僻中年大叔成长为温暖体贴、懂得爱与被爱的好男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一座孤岛都有不孤单的可能。当A. J.不再封闭自己,为了爱的人而付出,孤岛的书店便不再孤单,不完美的人生也因为满载的爱而有了更温暖的结局。

原以为《岛上书店》将以这样的欢喜大结局结尾,没想到A.J.却得了癌症,面对天价的医药费,治疗只是延长生命,A.J.不想他死后让他们母女俩一贫如洗,玛雅没钱上大学。而玛雅却希望父亲能多陪她一段时间,她会靠写作挣钱上学。看到这里,我流泪了,感动A.J.父爱如山,更感动玛雅的自强和善良,我有两个儿子,大的五岁半,小的两岁半,希望他们从父母身上学会独立,在成长的道路上更能经受得住风雨。

虽然最后A.J.还是去世了,而小岛书店也不得已转让出去了,但是小岛书店却被警长和A.J.的妻姐继续经营,并且更加生意兴隆。小岛上唯一的书店,在爱书的人手中得以延续,也让爱书的人越来越多。

勇敢去接受现实

我们时常接受失望,才能不断地重整旗鼓。书中部分情节,由于国度和文化背景和道德伦理不同,我不能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愿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也是令我失望的部分。例如书中出现了偷情、婚外恋、偷窃、自杀等情节体现了人性的自私和阴暗的一面。玛雅的母亲由于崇拜书的作者未婚先孕,对自己的生命不够珍惜,顶级学府哈佛教育出来的高材生如此对生命不负责,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把孩子遗弃在书店里,孩子的生父始终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伊斯梅因为自私偷了A.J.最珍贵的书……

爱情方面是有点拼凑的,冗长的过渡有点乏味。但这本书总体构思巧妙,书里的人物都很普通,但大多善良、有修养,即便是几个制造矛盾冲突的反面人物,也可以让人原谅所犯的错误。

用另外一种角度审视玛雅的妈妈,这个爱书、爱写作的哈佛大学黑人学生玛丽安·华莱士,因为仰慕作者,迷恋有妇之夫丹尼尔,生下玛雅,但她没有拆散丹尼尔的家庭,而是选择自我毁灭,自我承担。

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看似惨淡无望的小岛生活,主人公的内心也荒芜几近孤岛。一切从灰暗开始,走进了光明和盼望。两岁女孩玛雅出现在书店,她就像扇动翅膀的一只蝴蝶,不经意间,改变了主人公A.J.和岛上书店及所有人的命运轨迹……

A.J.和妮可为了每天与书为伴,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而共同放弃学业开的这家店,不仅活跃了全岛的文化生活,而且给玛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我的梦想也是经营一家书店,每天卖书、看书,与书友交流,让孩子们在书海中畅游。

你是值得被爱的那一个

我们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不可能一个人生活下去。伊斯梅卖掉珍本书筹到了救A.J.命的医药费,手术后的A.J.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了限制,他的思维却依旧清晰,他对即将结束的人生有这么一段理解:“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我的生活在这些书里,我想告诉她,读这些书吧,了解我的心。我们并不完全是长篇小说……我们并不完全是短篇小说……到了最后,我们是作品全集。”但从他的口中能够吐出的,只有一个字:爱。

小说的末尾,阿米莉亚辞去图书销售代表的职位,给继任者的书信中,她曾有过这么一段话:“我全心全意地爱着小岛书店。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没有宗教信仰,但这家书店对我来说,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这是个神圣的地方,有了这样的书店,我有这样的把握说,图书销售业还会继续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接替阿米莉亚的雅各布来到岛上书店,“兰比亚斯先生,我这儿有本书可真是太适合您了!”很高兴,岛上书店的故事还能温情延续。让读者看完之后充满温暖,不会对书中的人物有厌恶感,全书给人以积极向上、温暖的享受。

全书最有魅力的一段话:“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岛上书店》一本关于书,关于人性,关于爱的书。在此推荐给你。

2020年1月23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