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新华微眼•第四十三期]4个毕业小镜头,暖心毕业暖心事

今朝,天南地北踌躇志 未来,山高海阔踏歌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7-03 [来源]: [浏览次数]:

Waves that come and go will corrode the beach,And turn it into ever-lasting blue。潮起潮落模糊了海天边界,眼前只剩下永远般遥远的蓝。”

——《Never Let me go》

 

海纳百川,大海永远是一个寥阔而宏伟的意象,既是一切生命的起点,也或许将是一切生命的归宿。

人亦是如此。我们从不同的地方出发,彼此曾交汇或又分流,最终都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此时,我们已经走到了沙的尽头,此时我们的眼前只剩一片蔚蓝。在象牙塔的我们,充满了对独立、梦想、职场的美好向往;踏出校园后,我们在迷雾中摸索前行,在披荆斩棘中实现了超越以往想象的无数种可能。在昨日仍似在目,未来已在脚下的今天,让我们稍稍休憩,一起看看那些在毕业季发生的温暖、希望、奋斗与迷茫的故事。或许他们的故事,也说出了你内心的声音。

毕业故事一:戈多会来的

(主题:努力去实现梦想)

又一个月过去,晨光熹微,推开办公室的门,我看到了桌子上用信纸手抄的《等待戈多》课文节选,这是最近一直向我请教习题的学生送我的实习期礼物。

“他并没说定他准来。万一他不来呢?咱们明天再来。然后,后天再来……”

我从小喜欢文学。自识字起就读遍了传统的古典传奇、青春的伤感文学、现代的荒诞小说,沉迷于一切文字孕育出的故事,以及它们的留白处在舞台上、光影下被解读出的多样的演绎。中学时光里,我用笔尖在课本缝隙中、在日记本扉页写下遥远而坚定的梦想:我想成为一名编剧。

然而,我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专业,是经济贸易类专业。但我不想放弃我的梦想,我便开始找寻我的“戈多”——转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离自己的兴趣更进一步,便多一分梦想实现的可能。

为了获得转专业的机会,我除了学好本专业的课程,争取转出名额,还要自学中文系的课程,这与享受新鲜大学生活的同学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终于,在大二上学期,我顺利实现了就读中文系的心愿,也正式开始学习一些剧本创作。

我在文学的星河里荡漾,如一个吟游诗人,在航行的波光里慢慢伸出指尖触摸梦想。

转眼间,大学时光匆匆飘过。然而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面对疫情为家里带来的经济压力,我选择回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凭借着扎实的文学专业基础,我得以到家乡一所中学进行教学实习。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向学生分享优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以另一种方式靠近我的“戈多”。

夜深偶听风雨,台灯昏黄,为此时渲染上温暖的光,那页《等待戈多》静静地躺在一旁:“他并没说定他准来。万一他不来呢?咱们明天再来。然后,后天再来……”

毕业故事二:日记本里依稀可见青葱

(主题:努力考研的心情记录)

2016年9月10日晴

今天,是我正式迈入大学生活的第一天。校道两旁,绿荫树下,正前方可见孙中山先生宏伟的雕像笔直屹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学”,这是中大新华的校训,亦是我以后所要记于心践于行的准则。希望在这里我能有全新的开始。

2017年1月10日多云

来到大学已经一学期,在经过半个月的军训、3个多月的上课后,已经晒过操场每个角落的太阳,认清了定静①②ABCDEF是从哪处楼梯走入又与哪条走廊相通,这可真是不容易。必须得表扬一下自己!专业课程真好玩,接下来的日子也要好好学习呢。

2018年3月2日晴

大二的下学期开学不久的这几天,老师在课堂上关于询问是否考研意愿的次数也渐渐多了起来。这好像是某种暗示?班上许多朋友也都在私下里讨论这个问题,舍友说我性格沉得下来,成绩也不赖,有考研的优势。哈哈,多半是客套话,但要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吗?大学已过了一半了呀,好快。试试看吧,说不定我超厉害的~

2019年9月10日雨

大四了,绩点有些许下降,很怕没有能力拼到最后。真羡慕那些有才能的人啊,好累。“像我一个流落偏僻的宇宙……”今天听到这句歌词,莫名感伤。考研之路还要走多久呢?

2020年3月2日晴

感谢总能重振士气的自己,终于通过考研初试国家线啦!不过现在只能在家里温习了。这需要排除很多干扰因素,比如:笑得合不拢嘴的爸妈,家里多了一些娱乐设备。不能初试之后就掉以轻心呀。制作了张弛有序的时间表,早起晨练后投入一天的学习里。夜里,万家灯火相伴我做一天的学习总结:“有志者事竟成”,复试加油!

2020年6月15日晴

终于完成心愿了!终于被录取啦!太不容易了,明天去哪里消遣消遣?要不叫上那帮家伙?好久不见了,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四年,真的好快呢。毕业快乐呀!亲爱的我,今天我将从中大新华出发,奔向远方,以后也要做一个有勇气、能坚持的人,努力在自己的梦想天地里觅得一片星辉。

毕业故事三:梦想实现之后是另一个新的梦想

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其一是梦想没有实现,其二则是梦想实现了。

趴在床上,我把头埋进软软的枕头里,阳光透过窗子懒洋洋地洒在披散开的齐肩乌丝上,感觉暖暖的,痒痒的,很舒服。“呀,自己的头发也渐渐长长了呢”。自从大四实习时剪了短发,如今也有好些日子,中间也不是没剪过,但终还是留长了,如此说来头发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啊,只要生命存活,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悄悄会变长,像一棵充满生机的小树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得不说李白真是个Genius,用长头发夸张比拟“缘愁”,真的很飘逸,而且反过来意思也说得通,三千烦恼丝的说法不正是说缘愁吗?人生的每个阶段,不管目标是否实现结局是否圆满,总伴随着源源不断的愁绪与迷茫。

古人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多立些Flag,说不定会出大事。可又有名篇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知足常乐,珍惜当下,那有什么可愁的?唉,古人总是自说自话叫人难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健康心态能让生活更加阳光,我在心里感叹。

其实呢,我没什么可愁的,只是刚从大学毕业了,只是刚好得到了一份好工作,只是实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所以有那么点闲愁:未来的我该如何前进,明天会怎么降临,我又能做到些什么?正因期待着,所以忧愁着。

第四个故事:无名氏的来书与不知是谁的回信

(主题:你没实现谁的愿望,却成就了你自己)

亲爱的某某:

你好呀!好久不见了。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本来还想在毕业的时候跟你打个招呼聊聊天,但现在有点难啊,所以就有了这封自说自话的信。为什么要用信这种格式?——总得有些仪式感吧。

一直以来,我都对你充满了好奇。我觉得用一个词形容你,很适合——“Hol-do”,意思是“既独自,又一起。”你总是与人群不至疏离,但也不过分亲近。你不是最努力的,但也不是最偷懒的,有种神秘感。

说来惭愧,我最近刚被实习单位直接录用,我真的很高兴,但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我是否是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呢?你或许以为我是在炫耀,但其实不是的,只是答案好像能在你身上找到,所以,这次特地写了一封信想向你请教。驰函寓意,伫望示复。

你在中大新华的同窗

亲爱的“我”:

惠书敬悉,甚感盛情,尚希恕之。请允许我用“我”的口吻如此回复,其实我觉得你只是在向自己提问罢了,所以我也只能用自我阐述来回复了(另外你也没留名字哦,总感觉你的性格神秘且麻烦)。

你啊,其实是一个努力的人,大学四年发愤忘食。或许在别人眼里你并不如何出彩,但在我眼里你真是光芒万丈。你努力,但也不只是努力——那些认为努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人,他们一旦停止了努力就不知该如何前进。而你一直在努力去发掘自己的潜能边界,去感受“这边独好的风景”,你没实现谁的愿望,却成就了你自己。如此,没谁羡慕你亦没有谁能嫉妒你,因为他们都与“我”无关。

你不是什么神秘的隐士,只是走在“努力”路上的凡人。虽普通,但也一直坚持做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们这群毕业生纵使还有一丝羞赧和青涩,但我们的初心从未改变。我们曾经是每个早晨第一个进教室的人,我们曾经是在学校运动会上为了更高、更快、更强而洒下热汗的人,我们曾经是在教学楼里复习到深夜十点的人……

而且那哭过、笑过的每一步都留在我的眼睛里,那些自顾自的感动、自顾自的悲伤也都在你的心里刻下痕迹。中大新华的绿茵场上回荡着你晨读的声音、定静楼的课室里烙下我沉思的目光、饭堂的白炽灯下拉出你长长的影、宿舍楼的楼道里飞溅过我匆匆赶往教学区的汗水、金柳池畔的你或许曾浅唱低吟……

无论是你刻骨铭心的,还是我假装遗忘的,最终都不会仅是惊鸿照影,它们会伴着你我心的小舟在明天继续远行。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四年来始终注视着我的你

后记:故事之外,骊歌奏响

八月长安有个有趣的比喻:每个人都是一颗面目模糊的水珠。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则有另一个有趣的比喻:“站在高处,人来人往就像一片海洋”。

人生如流水,一旦启程,便只能滚滚向前。这么看来,大海就好像是大社会,而中大新华便是一座美丽的湖泊,它将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全部“容纳”。我们来了,又注定奔向不同的远方。但我们终会在“大海”相遇,抑或是重逢。

虽然“总是别离,有时相见”,但毕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愿我们今朝天南地北踌躇志,未来山高海阔踏歌行!

青春何问西东,奋斗便显芳华。结束的只是一段旅程。

而我依旧是我,或许满足,或许迷茫,但仍有梦想,仍有追求。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周中平、杨艺

指导老师/刘赟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