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日晚,中大新华记者站第四期校园记者沙龙分别在东莞校区和广州校区举行,本次沙龙特邀记者站指导老师刘英和校园记者进行主题为“2017,我们这样做校园记者”的分享交流。交流会中,刘英老师对校园记者提出了“守心、守时、守则、守眼”的要求,分别从如何做好新闻报道、人物专访以及专题策划三个专题进行深入讲解。
第四期校园记者沙龙现场(东莞校区)
第四期校园记者沙龙现场(广州校区)
校园记者要守心、守时、守则、守眼
通过重温中大新华记者站的发展历程,刘英老师对校园记者提出了四个要求:守心——勿忘初心,守时——时间管理,守则——客观尺度,守眼——求真臻美。只有守心、守时、守则、守眼,并在实践中历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校园记者。
她提到,每位校园记者在出任务前,都应提前充分搜集了解相关资料,尤其是讲座类的报道任务,要上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中国知网查找、阅读主讲专家的有关讲座主题的论文文献资料,提前列好采访提纲,这样才能做好采访,写出高质量、有深度的稿件。
刘英老师表示,希望校园记者们都将王庭槐校长在2015年首届中大新华校园记者节上亲笔题写的八字期望“责任、敏锐、文笔、视野”铭记于心,用实际行动来守护好我们的“中大新华校园记者梦”。
活动报道要把握快、准、狠
刘英老师分别从会议、讲座、活动三个新闻报道场景讲述了新闻报道技巧。
她认为在会议报道中,校园记者应该将会议的主题及程序要点、领导讲话主旨、会议讨论环节观点等作为重点;在进行讲座报道前记者必须深入了解主讲人的背景,校园记者要具有将内容丰富广博“形散”的讲座进行逻辑梳理实现“神聚”的能力;在活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抓住其亮点环节,做到总揽全局、身临其境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相得益彰,让读新闻的人知道活动的来龙去脉和新闻背景。
刘英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新闻报道一定要注重细节,见微知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人物专访要深挖真、善、美
刘英老师指出,进行人物专访之前一定要对采访人物做好功课,准备一份有质量的采访提纲,寻找一条主线,并以此构思文章中心主题,做到采访前的“胸有成竹”。
她还提到,学生记者需要加强语言沟通能力,让被采访者能够敞开心扉,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采访氛围,从而能从受访者身上挖掘更多有效信息。
如今信息科技发达,除了进行面对面采访,记者还可以采取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采访。
专题策划要力争信、雅、达
做专题策划应该抓住时事热点,但拒绝“跟风”,一方面要有“噱头”和“套路”,更为关键的是要具有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立场,对文章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阅读量上,而在于内容品质的打造上。
对于做专题策划,刘英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找准热点,抓住主线,深挖故事,以小见大,图文并茂,就事论事。
沙龙最后,刘英老师告诉大家,作为一名合格的校园记者,完成每一场任务之后都应该认真总结,思考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2017,让我们一起做“知行合一”的校园记者,做思想者+行动派,交出让自己满意的好新闻好作品!
合影留念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刘芷珊 图/陈铭 王仲贤)
审校|钟 婉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