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新华学院这片沃土上,孕育了无数怀揣梦想、砥砺奋进的优秀人才。他们从这里出发,奔赴各行各业,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即日起,学校推出优秀校友事迹专题报道,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那些奋斗的足音、探索的历程,感受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与对母校的深情厚谊。愿这些优秀校友的故事,能激励每一位新华人,传承广州新华精神,续写广州新华荣光,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个人简介
李凯隆,广州新华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2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任院团委(原系团委)宣传部成员、2017级班导生、助理辅导员、2016级逸仙新华班成员,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地理科学竞赛三等奖。毕业后就职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获5项软件著作权,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1篇。现任广东粤水水电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初出茅庐: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
毕业前夕,李凯隆作为优秀党员分享了大学四年的成长经历。那些在图书馆钻研、机房制图的日日夜夜,为他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进入省水科院后,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经常通宵达旦赶项目进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精心准备的技术方案常让基层人员感到困惑,这让他开始反思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向下扎根:基层淬炼成长
2021年,李凯隆被派驻从化区水务局基层一线。两年间,他走遍从化的山山水水:雨后湿滑的山路上测量水电站隐患,与当地业主反复沟通生态流量监测方案。基层工作让他真正理解了“安全生产”“生态流量”这些专业术语的现实意义。当听到“李工一说我们就懂”的评价时,他深刻体会到扎根基层的价值——让专业知识真正“接了地气”。

广州市从化区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督现场检查照片
向上生长:专业能力的新飞跃
2023年回到省水科院后,李凯隆参与了全省小水电调研检查工作。他主导建设的从化智慧水电集控中心成为水利部培训班的考察点,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

广东省小水电绿色发展示范区从化智慧水电集控中心暨科教研学基地揭牌仪式项目组合影(右一)

在从化科教研学基地为前来参观的2022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师弟师妹进行讲解
2024年,组织的信任再次落在肩头,李凯隆被派驻至广州市水务局局属单位广州市北部水利设施事务中心,承担起全市小水电生态流量巡查的重任。此刻的李凯隆,已非当年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小水电巡查工作覆盖全市100多个小水电站,是对专业与责任的双重考验,凭借前期在基层摸爬滚打的经验和在省水科院锻炼的能力,李凯隆得以更系统、更精准地发现问题,推动落实整改。派驻期间,广州市小水电生态流量在线率与达标率均稳居全省前三。

2024年在科教研学基地开展广州小水电生态流里公益讲座(左一)
根深志远:新征程再出发
2025年,27岁的李凯隆出任广东粤水水电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面对新挑战,他深感责任重大。回顾五年历程,从办公室到山间电站,再到管理岗位,他深刻领悟到:唯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成长。基层的经历赋予他攀登的底气,母校的培养奠定他发展的根基。
李凯隆认为,他的经历只是万千水利青年的缩影。“别惧怕把鞋沾满泥土的实习,那正是丈量世界的开始;别畏惧发际线后移的深夜,那终将化作专业王冠上的星光。根深方知地厚,志远不畏山高,愿以青春之我,筑江河安澜。”
未来之路,李凯隆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深耕水利事业,努力在推动小水电绿色安全发展的征途上、在服务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贡献属于这一代人的智慧与汗水。
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供稿
文/孙华玲 李凯隆
审校|孙华玲
编辑|何宛桢
责编|李波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