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王庭槐教授接受中山医学院专访,畅谈建设“名医摇篮”,为学院加快医学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言。他认为,名医应当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培养名医,打造“名医摇篮”也必须瞄准靶心、有的放矢。
王庭槐教授
“名医”的培养,首要培育医学精神
“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采访伊始,王庭槐便向我们解读了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他谈到,医学院校可以从中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什么人”的答案,也可以为学校 “名医摇篮”建设找到全面精辟的阐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为此,学校提出要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从中山医学院走出来的学生,更应该秉承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精神,以人民健康和安全为己任,用实际行动尽显“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铮铮风骨,最终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名医。这同样是回答医学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高尚的医德是古今中外赋予名医最重要的标签。正如王庭槐所言,无论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还是希波克拉底精神,无一不将医德作为从事医学事业的门槛。医学的本源在于解决患者的身心痛苦,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促使医生形成对患者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和自觉承担社会赋予的使命;同情心、责任感又是促使医生对医学技术进行刻苦学习、钻研的原动力,这是医生高尚医德的基础。
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追求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的医学教育,使得医学对疾病痛楚的认知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继而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也更加完善,推动从治疗为主的医学发展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疗健康服务,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实现医学的真善美,这恰恰体现了医学的重要使命。
“名医”的培养,离不开打好基础
中山大学医学教育有着辉煌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原中山医学院院长柯麟的带领下,汇聚一批富有治学和办校经验的老教授的智慧,形成了著名的“三基三严”优良教学传统,即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坚持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谈及 “三基三严”,王庭槐对此深为赞同,并对1989年与原中山医学院院长柯麟的一次见面记忆犹新。他记得,柯老一直惦记着学院还有没有继续坚持“三基三严”,还叮嘱他,医学基础对学生培养非常重要,必须要打牢。
作为学于斯、长于斯的中山医人,王庭槐强调,“名医”的培养,离不开打好基础,名医所必备的精湛医术根植于对“三基”的掌握能力,来源于日复一日对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执着态度。2000年,在秉承“三基三严”医学教育传统精神的基础上,王庭槐提出了医学生的“三早”教育,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三早”的关键在于“早”字,“早”便赢得了时间,赢得了成才的起点。如今看来,这正是“三全育人”在中山医学院医学教育中的充分体现。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三基三严三早”已成为具有中山医特色的优良教学传统,学院将“早正严实”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成长为用仁心仁术救济世人的名医。
用优秀的人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
“正人先正己”,“名医”的培养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深耘讲坛近40年的王庭槐看来,医学教育不仅要守正,更要创新。在长期从事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引进“以团队学习为基础的(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还是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特点和实际创新提出“激越四段式教学法”,王庭槐始终坚持在引领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发出中大声音。
王庭槐表示,立足新时代,学院要聚焦“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以转化式为目标的学习层次等方面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打造医学教育高地,实现医学教育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同时,他始终认为:“教学改革的灵魂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并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在此过程中,必须靠团队,只有大家形成共识才能实现。”王庭槐提出,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也要需要修身育己,在教学实践中忠于初心、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做到教学相长;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严谨的态度,并培养学生拥有向现象求知、探索未知的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才能在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自我蜕变和创新,成长为卓越于众的名医。
(稿件来源:党务工作室,初审:谭勇,审核:信文君,审核发布:吴忠道)
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新闻网:http://zssom.sysu.edu.cn/zh-hans/article/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