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庭槐校长为2020年广东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学术年会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高压氧治疗应用进展学习班致开幕词
各位嘉宾和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风送爽的时节,我们齐聚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召开本次广东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学术年会。作为大会的承办方,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广东省医学会此次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举办2020年广东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学术年会,同期举办神经系统相关疾病高压氧治疗应用进展学习班,对于推动高压氧治疗和呼吸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意义重大 。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平息,此次疫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也对疫病预防和控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指明了方向,为康复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仍然面临多种疾病威胁并存、多重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康复医学、大健康产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高压氧医学对于治疗某些疾病有着独特疗效,尤其在脑血管、心血管、感染、中毒、减压病、气栓症等疾病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某些疾病的主要或辅助治疗措施之一。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高压氧医学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反复认识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在“互联网+”时代,高压氧医学借助信息技术将会在康复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2年7月21日,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高压氧医学分会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28个年头。广东高压氧医学分会的成立,极大推动了广东省高压氧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高压氧医学已从省内的大城市遍及中小城市,并且辐射到珠三角的乡镇医院,使广东省成为真正地高压氧医学大省,在我国高压氧医学界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大会,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前主委、《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褚新奇总编,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主任、中华航海医学会常委方旭东秘书长,《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编辑部原主任、《海军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兼副主编甘辉亮主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One Health研究中心主任陆家海教授等省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到场做专题报告。非常欢迎各位专家教授的到来,我们期待各位精彩的报告!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作为广东省首家开设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等医学特色专业的独立学院,为珠三角乃至全国培养了不少亟需的康复医学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校以“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为发展方略,以多学科和交叉学科为发展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已经拥有48个专业,办学实力也受到社会各界公认,在2019年科研竞争力位居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11位、广东省第4位。
我校的康复医学系建立于2014年,下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东锋教授担任系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谭杰文教授任系副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志捷教授担任呼吸治疗学岗位课程学科带头人。我们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已获批省级特色专业立项,下设高压氧医学、呼吸治疗学,以及言语语言病理学三个独具特色的岗位课程。高压氧医学作为新兴的临床医学,相关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认可。目前,康复医学系在广州地区及省内各大附属医院(康复医院、中心)等有24个专业教学基地,其中有8个高压氧医学专业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的综合实验室在全国康复教学单位名列前茅。
从2014年7月迎来第一届新生至今,康复系已经成功培养3届本科毕业生共160人,其中50%以上的学生在珠三角三甲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机构就业。学生在校内专业理论学习和校外见习实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外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成绩优异。
近年来,康复医学系协办了包括广州国际康复论坛(IRCF)、中美国际康复论坛、广东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暨2017年高压氧治疗与呼吸治疗研讨会等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成效明显。
本次大会将以近年来高压氧治疗和呼吸治疗学科领域的临床、基础等科研成果及最新进展为交流主题,由国内呼吸治疗学科和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会专家学者做专题演讲,就临床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相信本次大会将会对高压氧治疗、呼吸治疗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20年9月26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