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谈 >> 正文

心系一线教学 关怀师生成长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09-26 [来源]: [浏览次数]:

\
王庭槐院长(中)与黄洪铮教授(左二)、林汉良教授(右一)、潘敬运教授(右二)、董丽明副教授(左一)合影留念
 
    9月26日下午,中山大学老教授、我院教学督导黄洪铮教授、林汉良教授、潘敬运教授、董丽明副教授一行莅临我院东莞校区,与我院王庭槐院长就教学氛围、人才培养、学生风貌等方面展开座谈。
 
\
我院王庭槐院长与老教授、教学督导座谈
 
    王院长座谈伊始时表示:中大新华的孩子也许理论知识不及重本大学的学生,但我们的实践能力是不甘示弱的。我院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无论是我们的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件事情,不分大小。就如同学作业中一个错别字也足以影响一生。小错也必须重视并善改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王院长还向督导们提出关于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骨干教师“双百计划”。王院长认为,青年教师的青春活力、新兴视野的确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学生,但是却往往缺少一种作为师长的指导经验与引导作用,希望老教授可以对青年教师进行定时定期的跟踪指导、训练,再由较好的一批青年教师对水平较为中等的青年教师进行带动和激励,分层传帮带。
    老教授们纷纷表示会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致力带出一批骨干青年教师。董教授谈及这两年亲自带出来的几名青年老师成长很快,甚感欣慰,但是遗憾的是已经有两名培养的老师跳槽去其他学校。
    王院长对优质青年教师流失现象亦给予回应,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根本。我们在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让他们在学院扎根成家立业,才能留住人才。
    在谈及学生风貌时,黄教授以其在我院开展迎新健康咨询活动的经历,表示我院少数学生尚不能很好独立自主地生活,师长应更好地引导学生独立。
    同时董教授亦讲到,学生风貌总体良好,但在开学日巡查课堂情况时也发现,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而在课堂上开小差,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放纵的体现。而潘教授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学习不全是靠学生的自制能力,也是考验教师的责任是否到位,教师上课上得好,相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真听讲。

 
\
老教授们与学生记者谈话
 
    座谈中,老教授们不时向学生记者们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林教授表示,不只是新华的学生,其他高校的学生,可以说当今的年轻人也存在时间观念差——不守时,因此,迟到早退的现象难以杜绝,尤其是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夕,不少学生选择早退回家过节。这都意味着青年一代在尊师重礼方面的素养有待强化。
    时间飞逝,资深教授们的谈话意犹未尽。老教授们还就我院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展开讨论,并对我院教育教学的诸多细节纷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谈话最后,他们希望新华学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学习他人身上良好的习惯、品质和涵养,在大学期间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成长、成才。

 
(院记者站供稿 文/谭洁 谢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