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新华 >> 正文

[中国新闻网]我校法学院名誉教授李昌钰:我不是神探,只是一个普通科学家”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4-03 [来源]: [浏览次数]:

今年86岁的华人“神探”李昌钰依然精神矍铄,讲话逻辑严谨,条理分明,却又风趣幽默。近期,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在江苏如皋参加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二期开馆仪式,到广东广州新华学院为学生授课,出席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侨爱之夜”慈善晚会。

从警六十余载的他,仍在为东西方鉴识科学交流和发展贡献力量。为学生授课时,精彩的案例分享一个接一个,吸引了一众年轻学子。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称,他不是“神探”,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他还鼓励年轻人学习鉴识科学。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华人背景对您的整个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

李昌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很难答的问题。在西方,因为媒体与社会大众的误传误导,不少西方人认为华人对美国的唯一贡献就是18世纪去修铁路、开洗衣店、开餐馆。尤其最近几年来,因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华人受到打压。其实,在美国各行各业有很多优秀的华人,他们对美国,甚至对世界贡献都很大。

李昌钰

过去,从事鉴识科学的都是白人,多为男性。我第一次申请加入美国鉴识科学学会时,他们不接受我做会员,认为我是有色人种,但是他们心照不宣。像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华人忍气吞声,但我却写了一封信,向美国鉴识科学学会发问,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美国鉴识科学学会在回复中表示,没有接受我的原因是我的教育经历有一部分是在美国之外完成的。当时,我就建议他们的章程改为只有白人可以参加。后来,他们给了我一个临时会员,三年之后授予我最高荣誉。

李昌钰在广东广州新华学院演讲

2022年美国鉴识科学学会开年会请我回去演讲。我在会上发言时谈到,这几十年,学会在人人平等的问题上不断改善。我希望以后世界更和平、更融合,整个世界是一个大的国家,我们都是人类,每个人都应被平等对待。

中新社记者:您职业生涯中,破获8000多起案件,您对哪个案件至今印象深刻?

李昌钰:首先这是一个误导,任何案件不是一个人能够破案的,需要一个团队。破案有几个因素,除了鉴识科学,还需要刑警、社会大众的支持,甚至用大数据库辅助、人工智能技术,不是靠一个人能做到的。有时候媒体的形容过于夸张,我不是神探,不是福尔摩斯,也不是包青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跟大家一起努力。

2005年,李昌钰回到故乡江苏省如皋市,为其已故的母亲、旅美百岁华裔李王岸佛女士塑像揭幕。

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观念,我一直认为职业道德非常重要,做鉴识科学一定要有职业道德,有什么讲什么。我做鉴识科学65年了,在鉴识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是无法挽回的。每一件案件都要诚诚实实的,遵守鉴识科学的道德,孩子们到海外求学,诚实守信很重要。

中新社记者:年轻人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鉴识专家?

李昌钰:鉴识科学不是一项讨好他人的工作,在证据面前站不住脚的犯罪嫌疑人,常常会攻击鉴识人员,否定鉴识人员查获的证据。

假如在我此次授课的校园发生了案件,我发现了你(记者)的指纹,我说你跟这个案件可能有关,你绝对不会喜欢我,你的家人不可能送一朵花,还说“李博士谢谢你找到我孩子的指纹”,你的家人一定说我查获的线索是假的。

在办案过程中,我做检方的专家,辩方会攻击我,我做辩方的证人,检方会攻击我。所以绝对不能讨好任何一方,有多少证据讲多少话。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可能去帮警方。相反,因为证据不足警方常常要放人,因此警方有时就会对我们有意见。

中新社记者:中国传统的刑侦技术您是否了解?其在今天还有无借鉴意义?

李昌钰:其实无论包青天还是大宋提刑官,他们都在用科学的方法破案。我看过中国第一本法医书,是由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过去,海外都认为法医学起源于英国或奥地利,但我们发现宋慈的《洗冤集录》是全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目前,中国公安设立了鉴定中心,刑侦科学有了长足进步。我这几年在中国授课、担任顾问,发现中国的鉴识科学进步很大,已完全和国际接轨,有些部分甚至已经超过了世界标准。(完)

受访者简介:

李昌钰,国际著名刑侦鉴识专家,出生于中国江苏如皋、美籍华人。1998年7月,出任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首位州级华人警政长官。李昌钰鉴识过多个重大的案件,如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桃色案等。

报道时间: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