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新华学院在该校东莞校区召开国家一流会计学专业建设经验交流及方案论证会。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本阶段的重点工作。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学校会计学专业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要求,科学谋划专业建设,在变革中作出表率,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育新型会计人才,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在经验交流环节,广州华商学院副校长兼会计学院院长陈美华教授、东莞城市学院校长助理兼商学院院长罗卫国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文佑云教授分别代表所在学校报告了其国家一流会计学专业的建设情况。
陈美华详细介绍了广州华商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校内实验室和产业学院建设强化实践性、应用性会计学专业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陈美华表示,建设国家一流专业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多维度多层次加强专业建设,对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材以及课程实验室等方面的目标评价与实际情况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一流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流课程的支撑,我们必须紧扣课程建设核心,着重加强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从而推动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文佑云针对“思政引领”“技术赋能”“三色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会计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南国“小语种+会计”的特色打造经验。她提到,建立国家一流专业要求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引导基层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国家一流专业有建设、有保障、有资源支持。
东莞城市学院校长助理兼商学院院长罗卫国结合东莞城市学院在各课程专业团队的长期投入和积极努力下以开展商科专业认证为抓手开展国家一流会计学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指出发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离不开建设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与新技术相融合、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和机制,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和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独树一帜的专业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院院长刘运国对学校会计学院会计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情况以及下一步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尤其对会计学院国一流专业未来建设的目标思路、具体措施、需要抓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
随后,专家组对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方案进行逐一点评指导。专家们对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院的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并从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作点评指导。专家们希望,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能够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引领民办高校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培育出更多“应用型”高级财会审计专门人才。
广州新华学院纪委书记、原会计学院执行院长林源教授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交流论证会能够很好地借鉴兄弟院校的好经验,聚焦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推动学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完善,带动会计学院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的专业建设新局面。
报道时间:2023年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