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服务社会 >> 三下乡 >> 正文

2022三下乡|红韵潮乡社会实践队:开展实地调研,感悟红色经典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8-04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更好了解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经典,走进革命历史,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7月8日至13日,广州新华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红韵潮乡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许氏宗祠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观访许氏宗祠 追寻红侨文化

7月8日,实践队参观许氏宗祠,了解后沟历史,领悟历史内涵。许氏宗祠承载着后沟村历史文化发展的印记,宗祠内的宣传栏记载着后沟的革命历史、侨胞情谊,以及产业、教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村中崇文尚教,书斋遍布乡间。

同学们参观许氏宗祠

同学们参观许氏宗祠

宗祠右侧设有旅游驿站,它是后沟村历史的载体,也是华侨生活的缩影。从华侨离家在外打拼,到寄侨批建设家乡,再到形成红色侨乡,都蕴含着后沟村华侨身处他乡仍心系家国的情怀。通过参观许氏宗祠与后沟村旅游驿站,实践队的成员们增强了对革命精神的情感认知。

许氏宗祠前大合照 (2)

实践队成员在许氏宗祠前的大合照

为深入了解后沟村的红色文化,队员们展开了对村民的走访调查。据了解,后沟村的革命人士多,事迹突出。例如革命人士许秩西,于1926年加入共产党投身革命,领导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后又为解放战争作出积极贡献,解放后担任中共澄海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澄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等职,为家乡的建设尽心尽力。

后沟村的红色文化底蕴离不开革命先辈的奋斗与新时代先锋者的继承与发扬,在村民们看来,实践队的宣传有利于大家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这些宝贵财富如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将永远照亮后人筑梦前行的道路。

走进革命遗迹 感怀岁月峥嵘

7月11日,实践队在后沟村第一书记陈镇锋的带领下参观了后沟华侨学校、一峰书斋、精祖家塾等地。

陈书记带领实践队参观

精祖家塾建设于上世纪初,这座侨宅前后经历了许氏家族九代人,家族中有不少人从事过侨批业工作,是侨批业全盛时期的见证。精祖家塾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点,其中的一扇房门上有“笔耕砚田”四字,可以看出许氏家族崇文重教,家国情怀铭记于心。精祖家塾现挂牌“保护历史建筑”,虽年事已久,但仍然渗透出深厚的艺术魅力。

精祖家塾的后人目前还居住于此。她提到,侨批业的诚信原则不仅体现在经营者从业者,也体现于寄批的广大华侨。他们都具备互相信任,信守诺言的良好品质。

赏潮乐风华 品国粹古韵

7月13日,实践队前往许氏宗祠观看后沟曲乐社演奏,采访后沟曲乐社成员以及后沟村潮乐爱好者,并向后沟村曲乐社成员请教如何弹奏潮乐乐器,更好地了解了本地潮乐文化。

DSC_3423

实践队队员现场学习潮乐演奏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得知无论是潮乐爱好者还是非潮乐爱好者都一致认为,潮乐作为潮汕文化特色之一,应该得到继承与发扬,如多举办潮乐表演比赛来提高民众对潮乐的认识度。

实践队队员陈金花认为,今天后沟村曲乐社的演奏,给她带来了一场听觉上的盛宴。欢快的夹板,余音绕梁的扬琴声与悠扬的二胡声,配合宛转悠扬的大提琴声,中西音乐之间的碰撞和交融,震撼着她的心灵。音乐无界,坐在观众席下的她细细地品味着潮乐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调,被其魅力深深吸引。

DSC_3620

红韵潮乡社会实践队大合照

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实践队成员在本次实践中收获颇丰。历史建筑是反映不同时代政治、文化、人文乃至艺术风采的见证,参观历史建筑的过程中,队员了解到革命年代的精神文化、文明与追寻。实践队成员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发挥自身力量,引起社会对保护历史建筑的关注,让革命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供稿|红韵潮乡社会实践队

文|袁艺柯 陈丹妮 庞幸琳 章森桂 宋美华

图|章森桂 宋美华 庞幸琳 李树锋

审校|钟晓东

责编|何宛桢

编审|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