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根据学校疫情处置工作专班要求,我校委派一批教师进驻校外隔离点组建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并成立广州新华学院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临时党支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校外隔离点师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师党员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隔离不隔爱”的育人信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校师生在校外隔离期的平稳过渡贡献力量。

刘华章同志(右),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33年
6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波及校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华章同志第一时间加入新华教师志愿者群。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量物资汇集到学校,需尽快送给学生,刘华章同志线上授课之余,参与搬运物品、值守教师公寓的工作。在他负责信息科学学院的24名老师调度排班8栋和19栋宿舍值班任务期间,接到核查8栋宿舍学生人数的工作。他逐层挨个宿舍核对名单,并带身体不适的学生去医务室作进一步检查。爱心守护学生是应尽之责,受到师生的肯定,他内心十分欣慰。
6月25日,刘华章同志积极响应到隔离点守护学生的工作,他怀着强烈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学生工作。7月1日,他组织学生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坚定同学们爱党爱国信念,鼓励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并认真批阅。同时,他组织开展主题位为“快乐生活,飞扬人生”的线上会议,通过互动为同学们送去关爱。
余小燕,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13年
6月23日凌晨,余小燕同志作为第一批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教师,踏上了“逆行”之路。
到达隔离点后,余小燕同志马上开展工作,进入到有着两百多人的微信群里,与同学们进行线上交流。“一进学生群,里面立即沸腾了,尽管这里医护人员已经在前面一天做了很多工作,但群里面仍旧充斥着大量恐慌、不安、困惑、迷茫……那不断刷屏的聊天记录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嗷嗷待抚的婴儿,我感到自己心一紧,鼻子也酸了。”
面对同学们的困难、需求和疑惑,余小燕同志与隔离点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沟通,一一给予答复解决。“我是一个党员,虽然称不上优秀,但是也绝对不能拖后腿。”关键时刻,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冲锋在前,同学们的情况逐步有序,向好发展。
随后时间,隔离点包括余小燕同志在内的五位同事分工协作,各个方面都步上了正轨,学生的生活需求基本上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保障,当地政府送来了很多日用品;医护人员更是想方设法给大家提供乐趣,如有奖竞猜、智力游戏、接龙等线上游戏,很多同学都积极踊跃参与。
“几天过去了,群里面提问题的少了,但是活跃度却是有增无减,接龙游戏中了一瓶可乐发出来炫耀下、伙食合自己胃口了发出来感谢下、做完运动了发下图片……”余小燕同志看着这群由懵懵懂懂走向成熟的学生,感到非常欣慰:“在枯燥中寻找乐趣,在困苦当中磨砺自我,无惧疫情,超越自我。经过这次疫情‘大考’的新华学子,必将怀着一颗坚韧、感恩之心走上社会。”

何贤同志,20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1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何贤同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次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学校疫情处置工作专班的领导与部署下,何贤同志充分发挥“螺丝钉”精神,坚守岗位,连续奋战72小时,与同事们一道,筑起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新华长城”。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23日凌晨3时,还在办公室加班的何贤同志接到学校紧急招募入驻校外隔离点的新华学子关爱团的通知,第一时间响应,并赶往宿舍收拾行李,于清晨6时出发前往校外隔离点。
到达隔离点后,他第一时间组建隔离点新华师生群,对隔离学生进行了解关心,并转达了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与挂念。隔离期间,何贤同志每天关注同学们的身心健康,积极配合当地镇政府、镇党委等有关部门开展防疫检测和关怀工作。
在紧急关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何贤勇敢地冲在疫情防控战疫前线,不怕困难,连续战斗,以出色的表现交出一张共产党员的合格答卷。
这些党员教师“逆行”而上,驻守隔离区陪伴、守护广大新华学子,将党旗插在战“疫”一线。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照料、精心陪伴,才守护住了广大学子的平安健康。
向他们致敬!战“疫”中的新华“逆行者”。
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临时党支部供稿
文字整理/刘赟
审校/吴翔、刘英
责编|李波
编辑|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