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疫情防控 >> 正文

抗疫先锋|广州新华学院“校外隔离点”抗疫一线党旗飘(二)

隔离不隔爱,教师党员“逆行”守护学生平安健康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7-04 [来源]: [浏览次数]:

2021年6月,根据学校疫情处置工作专班要求,我校委派一批教师进驻校外隔离点组建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并成立广州新华学院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临时党支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校外隔离点师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师党员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隔离不隔爱”的育人信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校师生在校外隔离期的平稳过渡贡献力量。

1D129

柏廷广同志,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31年

20日,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一名19岁在校学生确诊新冠肺炎。同日,柏廷广同志申请加入保卫处召集的志愿者群,参与维护各楼栋学生宿舍秩序,并不顾65岁高龄,为居家隔离的教师、同学们送餐。

20日凌晨,全校再次进行紧急核酸检测。柏廷广同志应人事处紧急招募的志愿者号召,再次投入到抗疫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在核酸检测点,柏廷广同志耐心维护现场秩序,引导检测核酸师生队伍,协助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出现两例确诊病例的14栋宿舍被紧急封闭,同学们被要求足不出户,宿舍送餐人员也需严格把控。柏廷广同志知道后,毅然决然前往14栋运送物资,他一层层爬楼梯搬运物资的背影感动了每一位新华师生。

23日,学校紧急组建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招募学校老师前往校外隔离点,陪伴、关心校外隔离学子。柏廷广同志又一次挺身而出,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此期间,他不仅全力做好隔离点学生的关怀关爱和心理辅导工作,陪伴学生度过校外集中隔离时光,还继续进行线上授课,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这,就是老共产党员的铮铮风骨。

24284

史可可同志,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12年

“隔离不隔爱,因我们同在。”史可可同志坚守在一校外隔离点,在这里,有着四百余名被隔离的新华学子。

作为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临时党支部的一员,史可可同志同其他党员及同事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不怕吃苦、不怕劳累,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他积极与心理医生沟通,并将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与电话访谈情况相结合,与驻地老师一起对重点学生进行一对多沟通,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变化。

每一天,史可可同志都通过微信、语音电话等方式与隔离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密切关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目前,隔离点学生总体状况良好,各位老师目标明确、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史可可同志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1C276

张士华同志,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9年

疫情波及校园后,张士华同志积极响应校党组织的号召,奔赴校外隔离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照顾和守护。“汽车夜行在东莞,从晚上9点半点出发,一直到夜里1点多才到达酒店”, 张士华同志说,“那一夜,我觉得东莞好大,我离学生的距离好远。”一路上,她心急如焚,不住地担心同学们的生活状况和吃住条件。

到达酒店后,张士华同志马上联系隔离点的同学,并向隔离点的医疗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当医疗组说有几位同学心理评估情况不乐观时,张士华同志发挥医学专业优势,立即申请当天随医疗组实地了解学生的现况。

“看到有些同学状态不好,我非常地心疼”,张士华同志动情地说。为了帮助同学们重振士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张士华同志与当地的政府、医疗组、酒店积极协调,与其他老师一起为同学们举办生日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并引导同学们养成了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张士华同志感慨道:“尽我所能,倾我热情,爱护师生,不枉新华人。”

这些党员教师“逆行”而上,驻守隔离区陪伴、守护广大新华学子,将党旗插在战“疫”一线。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照料、精心陪伴,才守护住了广大学子的平安健康。

向他们致敬!战“疫”中的新华“逆行者”。

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临时党支部供稿

文字整理/刘赟

审校/吴翔、刘英

责编|李波

编辑|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