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北祈,1998年9月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我校中文系2017级学生、实习辅导员。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她是核酸检测志愿者、楼栋值班人员、工作人员。她以即使在凌晨拖着疲惫的小小身躯,仍关心关爱学生的高度负责任表现,获得了一致好评,并认为从她身上折射了我校辅导员战线的号之能来、来之能站、战之必胜的英勇精神。

许北祈与庆祝建党100周年宣传板合照
临危受命,带头担当作为
自6月19日凌晨参加抗疫工作以来,许北祈连续十几日未能睡一顿安稳觉,白昼连轴转。她及时通过微信、QQ对2018级、2019级学生进行各种信息调查、统计、填表、上报;协助组织学生上好线上每一堂课,协助疫情期间系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组建中文系2018级、2019级防疫宣传工作组,跟踪了解隔离学生的身心情况,做好舆情收集与温和教育工作;作为核酸检测志愿者,协助开展全校核酸检测七次。在夜幕来临时,她在宿舍楼内彻夜驻守……
疫情当前,许北祈义不容辞冲锋在前,积极投入到抗疫的工作中。她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党员骨干带头作用,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抗疫一线砥砺党性,发挥作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

凌晨5点在救护车上陪护学生
认真严谨,争分夺秒不舍昼夜
疫情突发,怎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截断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只有与时间赛跑,早发现、早隔离、早阻断。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大规模核酸检测。在全校举行的每次核酸检测中,必须确保全员参与,学生核酸检测一个都不能少,要逐一落实、逐一确认。每一次、每一份数据,许北祈都秉持不遗漏一人的原则,以认真严谨的态度逐一核查校对,及时电话联系学生确保数据真实有效,避免疏漏。她及时统计当天未参与全校集中核酸检测的同学名单,以便开展集中补测,并将具体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上报学校。
无论是早上、下午还是凌晨进行的核酸检测,许北祈都是在第一时间进行数据核对。在6月19日和6月20日这两次凌晨开展的核酸检测里,她褪下志愿者的防护服后,还未来得及歇息片刻,又顶着防护罩勒在脸上留下的痕迹,争分夺秒投入到了核酸数据的核对工作中……一次又一次的检测、排查,她都在与时间赛跑,为防控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数据支撑。

校对核酸数据
心向阳光,满溢温柔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向阳光的许北祈还被赋予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学生的具体心理情况难以预判,心理疏导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她具有较强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强大的心理建设。6月24日晚上8点,在不到2个小时的心理培训会议中,她认真听专家讲解,将要点牢记在心。在抓紧时间补充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她还咨询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同事、亲友,全方面汲取相关经验,结合课堂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为人处事方法,深入到学生中。来到学生宿舍,她放下辅导员的身份,以师姐、同学的形象陪护学生聊天谈心,与学生温柔沟通,用自己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用温暖简单的言语给隔离学生带去鼓励与力量。同时,她积极地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联系,及时告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免除家长的忧虑。
在一次紧急突发事件中,许北祈协助咨询师和医生,对学生进行温柔耐心的心理辅导工作,以自己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形象,给学生加油打气,释放学生心理压力。通过一些温情话题的切入,让学生敞开心扉,与他们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难关,最终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她成功解决了该紧急事件。此外,平日里她还高度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情况,每时每刻通过学生的同学、宿友等多方面多维度了解情况,工作结束后常常已过凌晨,但她还是及时将每日的情况向上级领导以及心理医生汇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呵护。虽然缺少心理辅导经验,也非心理学专业出身,但是她真诚的工作态度与方式得到了心理专家、各级领导的认可,也获得了同学们的信赖。

与学生了解隔离生活情况
殊不知在疫情战场上四处奔波的许北祈,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2021届应届毕业生。与她服务的学生一样,她也是一个准备毕业的学生,只不过是她选择无畏,将危险留给自己,将劳累留给自己,将安全留给他人,在危急关头站出来,挡在他人面前,守护着校园。她让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筑起守护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铜墙铁壁”。
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党支部供稿
文/骆文雅
图/许北祈
审校|夏茵英 李丹
责编|李波
编辑|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