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根据学校疫情处置工作专班要求,我校委派一批教师进驻校外隔离点组建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并成立广州新华学院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临时党支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校外隔离点师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师党员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隔离不隔爱”的育人信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校师生在校外隔离期的平稳过渡贡献力量。

张焕平同志,20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7年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张焕平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学校的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学校志愿活动,参与学生宿舍执勤巡查、发放餐食、搬运物资等工作。随后又响应学校号召,加入新华“逆行”志愿教师,在校外隔离点开展学生工作。
张焕平到达校外隔离点后,马上与陪同隔离的老师成立陪护小组,组建微信群,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关爱辅导,热心交流,让隔离的同学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小组里老师合理分工、默契配合,协助防疫部门开展隔离工作,并适时开展感恩教育和健康教育,做好隔离期的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同学们在隔离中遇到的困难。隔离期间,陪护小组邀请大朗镇心理健康站的专业老师开线上讲座,组织同学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上的重要讲话,组织同学们参与学校主办的线上美育活动等。
隔离不隔情,隔疫不隔爱,张焕平用实际行动书写出了一名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边文彦同志,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10年
6月23日,作为广州校区首批支援东莞校区的教师,边文彦同志在临行前亲吻了正在熟睡中宝宝的额头。
次日凌晨3点,边文彦到达东莞校区稍作休整,便开启工作模式。担任楼长期间,她仔细调查每间宿舍学生情况,协助学生志愿者分派三餐,带生病学生去医务室,协调学生核酸检测等。
在连续工作一天一夜后,边文彦同志接到招募通知,将于6月26日凌晨赴校外隔离酒店工作。边文彦同志应召作为校外隔离点学生关爱团的一员,用线上交流的方式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困难,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展感恩教育,并对重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等,让学生在隔离期间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
边文彦同志经常和同学们说,“疫情早晚会结束,但是在这段经历,你们体会到的爱、奉献、坚持,将会伴随你们一生,当以后你们把感受到的这些美好再次贡献给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美好。”

许一宁同志,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8年
23日晚收到支援东莞校区的紧急号召时,许一宁同志毫不犹豫报名,整装出发。24日凌晨,跟随着第一批广州校区支援教师的队伍,她抵达东莞校区参与抗疫志愿者活动。
工作期间,许一宁同志参与学生宿舍的管理,承担楼长工作,帮助学生解决隔离期间生活和健康问题,协调物资发放和送餐分配,协调学生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并值守夜班。
26日,许一宁同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哪里需要到哪里”的精神,又来到校外隔离点开展工作。期间,她积极协助解决学生生活问题,与隔离点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密切沟通,关注学生在隔离期间的健康管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不断关爱学生,为学生平安渡过隔离期保驾护航。
这些党员教师“逆行”而上,驻守隔离区陪伴、守护广大新华学子,将党旗插在战“疫”一线。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照料、精心陪伴,才守护住了广大学子的平安健康。
向他们致敬!战“疫”中的新华“逆行者”。
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临时党支部供稿
文字整理/刘赟
审校/吴翔、刘英
责编|李波
编辑|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