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广州新华学院校外隔离点师生、校外隔离点新华学子关爱团教师、驻酒店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一同收看直播,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并围绕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纷纷发表学习感言。


校外隔离点师生线上收看大会直播

进驻某校外隔离点的老师与隔离点工作人员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进驻某校外隔离点的老师和隔离点工作人员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在隔离酒店的同学们也同步守在电视机、电脑前观看庆祝大会直播
庆祝大会结束后,党员老师们和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党员教师余小燕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感到荣幸,更深感责任重大。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走向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很庆幸,在自己能够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我会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做党的一颗永不松劲的“螺丝钉”。
党员教师何贤同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很荣幸自己是其中的一员。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明白,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我们都是追梦人,我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党员教师梁昌洲同志: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繁荣的背后,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辛酸历史。党领导着中华民族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抗美援朝,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走向世界的舞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更需要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党员教师张道远同志: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切感受到我们的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到幸福的今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一名教师党员,要立足工作岗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今天是我们党的100岁生日,我由衷感地到自豪。祝福我们伟大的党青春永驻,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带领全国14亿多人民踏上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员教师刘华章同志: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知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催人奋进,我要铭记历史,响应党中央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必须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站好讲台传道授业,守好思想阵地思政解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现在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锚远航。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校外隔离点陈同学:从1921年到2021年,百年风雨征程,世纪沧桑巨变。这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高度的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怀着赤子之心,把青春献给党和人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在党的统一指挥和安排下,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取得最后的胜利。同心向党,奔向远方!在这百年华诞之际,祝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校外隔离点龚同学: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这一百年来,我们的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初心和使命,在这一百年来,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倍受屈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取得的这一系列成就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人民服务初心,和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校外隔离点陈同学:回望百年历史伟大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昂然挺进。此次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此次全民抗击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相信,我们必将在党的领导之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一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校外隔离点郑同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庄严的宣告,令人振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各族人民一直矢志不渝的为之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美好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在此,也祝愿祖国永远昌盛!中国共产党万岁!
校外隔离点彭同学:一百年筚路蓝缕,一百年风雨兼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奋斗。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肩负着民族的未来,责无旁贷。习近平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新长征,新使命落在我们青年一代的肩上。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把青春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校外隔离点赵老师: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从100年前只有50人的数量发展到今日9514.8万人的庞大政党,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恒久魅力。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如今的中国,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此生何幸,生于华夏,见证这百年风华。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为党成就的风光伟业感到光荣。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校外隔离点莫同学:我们要继续以新的伟大实践书写未来美好新篇章,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校外隔离点阮同学:今日正值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我感到无比自豪,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必须要在学习上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认真学习好每一门课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外隔离点陈同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要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矢志艰苦奋斗,依靠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复兴。要勤学善思,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掌握技能、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用双脚走稳前行的道路、用双手绘就成功的蓝图,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奉献自己的力量。今天是党的生日,祝福党,生日快乐。
校外隔离点于同学:100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少,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党啊,我的母亲,您沾满尘土的汗水,浸透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这党的100周年生日之际,我怀着最真诚的心,用这简单的文字,来送去我真挚的祝福!
校外隔离点曾同学:今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举国欢庆。作为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的一名青年,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这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中国青年,我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继续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校外隔离点刘同学:观看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内心感到十分震撼。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骄傲,为伟大的中国感到自豪。百年时光长河,浩浩汤汤,万物消长,唯有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党的发展事业与青年的成长历程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在青年上下求索之途中诞生,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广大青年紧密相连,始终代表青年,依靠青年;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谱写波澜壮阔的青春之歌,书写时代华章。
校外隔离点周同学:今天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大日子,同时也是我在酒店隔离的第九天。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感谢党和国家、政府和学校,在您们的领导下,我们虽处于隔离阶段,但是感觉曙光就在不远处;感谢警务人员、医护人员、老师以及志愿者们对我们的悉心照顾,开导、帮助我们,让我们在这个陌生而孤单的房间里感受到了一丝丝暖意;同时也感谢社会各企业人士一次次给我们带来了温暖,送来了暖心包,还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的书籍,让我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还能解解闷,真的非常感恩!
今天是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先锋领导着我们,才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此我向党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最后祝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生日快乐,祖国繁荣昌盛,我将永远追随着那一颗颗国旗上的五角星!
此外,部分隔离酒店还组织师生线上线下观看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在医学隔离观察期间,同学们彼此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遵守规定,共克时艰,身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用实际行动支持所有抗疫工作,不给人民和政府添麻烦,让我们一起加油相信明天会更好!
校外隔离点供稿
文字整理/刘赟、王丽丽
责编|李波、安娜
编辑|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