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最不缺的就是温暖。
疫情暴发,我校保卫处立即组织退伍学生和国旗护卫队前往各个门岗值班,把住各个交通枢纽,确保疫情防控稳定进行。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抗疫义不容辞,我和我的“战友们”已经在一线奋斗四天了。也许很多人没有看过凌晨两点新华哨位上方的星空,但我们看过。第一天在岗11个小时,凌晨5点到中午12点,数不清的车进进出出,天气很热,大家就这么穿着短袖晒了整整一上午。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师送饭过来,每个队员都没有立即拿饭就吃,都是等把所有事情忙完再把饭提回去吃。下午5点第二班岗,我们队长、18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位退伍老兵同志,默默拿着中午剩下的饭在旁边吃,他已经奋战快二十个钟了!第一天战疫,我们基本没有坐过,忙到最后用餐,饭基本都冷了,但我们心中甘之如饴。
军礼是军人最崇高的敬意,面对医护人员的奋不顾身,这种战疫情怀也让我们热血沸腾。最感动的是这几天,很多转运车上的同学向我们挥手示意,还有一些同学甚至给我们回了军礼。那一刻感觉,我们所有的奋战都值得。我的战友、一名19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是驻澳部队的老兵,他主动向医护人员敬礼的照片走红了网络,也深深感动了所有人。

19级财务管理专业驻澳老兵对医护人员敬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军人的信仰,崇高的信仰。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员呼吁的口号和奔忙的身影,也可以看到64岁的信科院老教授穿着防护服爬楼给隔离学生送饭,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在危难关头没有一个人退缩,反而是坚持迎难而上。

校门前坚守的军人们晒伤的脖颈


坚守校门前的学生军人们
战疫第二天,五点醒来的我,发现夜岗已经被大家抢光,不禁感慨自己睡得早差点没岗可站了,笑着在群里说,“下次排岗谁都不能跟我抢凌晨的夜岗”。


学生军人们护校战疫的朋友圈截图
战疫第三天还是两班岗,12个小时,作为一名老兵,我毫不犹豫地抢着最难得的那一班岗---2-8点和14-20点的岗,此时车辆进出管控更加严格,光下午的出入表,我已经写了七八页。测温,询问单位,登记车牌,放行,这些程序看似简单,但不容有误,细致到每个车辆的出入时间都要严格把控。戴了三天N95口罩的我,脸上已经被闷出两个痘痘了,门岗很热,没有风扇,晚上还有蚊子围着我们。
战疫第四天是凌晨的夜岗,两点钟已经下起了雨,西门岗蚊子特别多,我带的花露水也仅剩一点,一晚上就被咬了一手包。凌晨的西门岗也特别忙碌,晚上转运车进进出出就有几十次,校内外各个单位都为了我们战疫成功付出了不少。本来以为凌晨应该是寂静无人的,两三点还有医护人员换岗回家,所有公务人员和医护人员都在牺牲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来守护同学们的安然熟睡。
昨天一直在等核酸结果,生怕自己核酸没出不能站岗,能排岗第一件事就是连报两天夜,因为在宿舍躺平,看着队友们困得不行的样子心疼不已。所以今天能报岗,一次性报了两班岗。这四天我已服务35小时,有人曾经问我要站到哪天,我说我会站到解封那天,尽管天气很晒,尽管每天睡觉时间都不够,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努力会让解封那天尽早到来。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学生宿舍飘扬的国旗



门岗值班日常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供稿
文图/江美琪
责编|李波
编辑|王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