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疫情防控 >> 正文

我的抗疫日记|疫情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7-01 [来源]: [浏览次数]:

自5月底广州疫情有蔓延之迹,学校要求东莞校区校外老师采取线上教学以来,我已有大半个月没回东莞校区了。看到6月19日凌晨3点多教师群里发的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想着也是因为18日有一例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到过学校附近的麦当劳而例行检查。

当我收到提醒黄码的短信后,虽深知自己没有被感染的风险,但还是第一时间配合地赶去附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直到19日晚上,月红老师在群里发布东莞校区实施封闭管控的紧急通知,20日早晨起床后发现几十条教师群关于统计收集6月7日后往返广州-东莞校区名单的紧急通知,才感觉到紧迫感。

起初,我还只是想着如何做好自己份内工作,比如做自行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线上授课等,就是最好的抗“疫”了。直到21日上午,看到学院及党总支在教师群里发出的倡议,才深刻了解到,在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作为一名教工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更应提高政治站位,挺身而出,全力支援战“疫”行动。我果断地响应号召,与另外十多位专职老师一起加入了疫情防控学生工作群,正式加入学院战疫队伍!

响应号召,加入疫情防控学生工作群

6月21日这天感觉异常漫长,虽然加入疫情防控学生工作群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但之后我才真切体会到抗疫一线真的是争分夺秒。与分配的辅导员对接后,我主要协助落实每日的报平安打卡,以及加入到学生群里,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解答和反馈。

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临时进入全面封闭管控状态,学生居宿舍隔离,要解决的问题真是太多太多了!最首要的就是吃饭问题。在这种由疫情带来的突然的全封闭局势,各种途径传来的疫情谣言使学生心理压力激增。这时候,三餐温饱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东莞校区进入封控,学校食堂人员能否满足供餐需要尚且不说,光是每栋楼、每间宿舍的餐饮配送就是难题,更不要说是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再者,平时学生工作主要由辅导员负责,一名辅导员对接两百多名学生,在当时辅导员已经连续三天连轴转的状态下,部分学生还“挤兑”地向辅导员反映“无法按时吃饭” “没充热水” “电费用完了”“没洗衣液”等琐碎但必要的问题,的确会增加辅导员的焦虑。很庆幸我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辅导员们的工作压力,但同时我也焦急,恨不得自己也能到校内现场协助,与在一线的同事们一起奋战。

我觉得在校内的其他被隔离的老师和在校外的不能返校的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大家的确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对东莞校区的战疫进行支援。

林源执行院长,嘉明、良晨、美诗、月红、桥战、宝蓉、婉婷、小白等老师,他们奔走在校内抗疫的一线,践行“哪里有需要,我就到那里去”的宗旨;吴翔、杨佰霖、范登峰、杨凤娇、吴津钰等老师响应学校号召,主动请缨,自愿到校外隔离点陪护学生;张梦洮老师自费购买200套防护服,辗转各种运输,送到学校抗疫一线的同事手中。她说到,“我不图什么,就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顺利地渡过难关,我虽然不在前线,但我心疼我们的老师,我希望能给他们充足的装备去战斗,这份牵挂希望他们能感受到。”

吴翔老师的“最美逆行”

张梦洮老师的爱心捐赠

6月24日和25日,这两天大家都在前线忙碌着,这种忙碌似乎让大家忘记了疲惫。因为学生反馈他们的饭菜“升级”了,饮食和物资都丰裕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发自内心的高兴。广州校区的同事也来帮忙了,经过所有人的努力,校园内所有的防疫工作都在平稳运转。

学生朋友圈的反馈

6月26日,从学校传来了好消息,学生说他们从刚开始饭菜不管饱变成上一顿还没消化下一顿又送来的“养猪模式”。同时,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和状态都进一步提高。此外,学校也开设了各种心理辅导课程和美育通识课,帮助大家驱散封控时期的苦闷焦虑的不良情绪。

从学校东莞校区实行封闭管控,距今已接近一周。这一周对学校来说是一场硬仗,“有所需,必有所为,校有所需,我必前行”,我觉得这是我们会计学院奋战在前线和在幕后支援的教师们的心里最直接的想法。我很庆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奋战“疫”线,忠诚担当,成为疫情面前的勇敢逆行者,是基层战斗堡垒的坚守者,为疫情防控工作汇聚“微光”。我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只要大家手拉手、心连心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会计学院供稿

图、文/杨洁

审校|林源、李安兰

责编|李波

编辑|蔡露